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表为明代小说《金瓶梅》前100回中白银花费的初步统计。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类别项 目花费

经营业务
做生意22笔,约12万两
高利贷7笔,约3600两
典当2笔,约60两

家庭生活
买卖房屋9笔,约5500两
婚丧29笔,约5600两
日用开支等96笔,约550两

社会交往
送礼贿赂41笔,约6800两
做善事4笔,约600两
赏赐酬劳137笔,约700两
A.商人群体的道德沦丧B.商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C.重农抑商政策的弱化D.民众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3 . “明成祖朱棣时期,扩建了元代大运河的副线……南北间的商业贸易也在京师和大运河的发展下带动起来了。长江流域和其他南方地区的商业同样获得了发展。例如,当时徽商遍布天下,他们从事各种生意,如贩卖瓷都景德镇的瓷器、各地的茶叶和丝绸、食盐、木材以及食品等等。”对此,下列选项理解正确的是(     
A.政治中心转移带动了长途贸易发展B.南方经济对北方的依赖程度加深
C.大运河发展是商帮形成的直接原因D.商业发展导致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司马光说:“古之取士,以郡国户口多少为率。今或数路中全无一人及第(即:中进士),请贡院逐路取人。”欧阳修却说:“科场取士,东南多取进士、西北多取经学者,各因其材性所长而各随其多少而取之。”二人所谈的现象根源于(     
A.经济文化格局的变化B.北方经济的日趋衰落
C.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D.君主专制的日益强化
5 . 宋代以前,城市中的非农业人口没有单独列为户籍,城乡人口的划分在户籍上没有多大的差别。宋代,“坊郭户”(城市民户)作为法定户名出现,政府将其单独列籍定等,不仅包括居住在州府城、县城和镇、市的人户,也包括居住在州县城外新的城市居民区草市的人户。这一转变从侧面说明宋代(     
A.城乡经济的差距日益扩大B.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C.重视维护市场秩序的规范D.商业税收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朝城市中的坊市界限已完全打破,大城市消费水平的高涨、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夜生活的发达,都达到空前水平;国内市场形成城市、镇市、草市三级金字塔结构,在地方贸易网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江南、川陕、北方、西北几个较大的区域市场。这主要得益于(     
A.政府放松对市场时空限制B.长途贩运贸易的快速发展
C.信用货币交子的流通使用D.农业和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2022高三上·海南·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明代,上海只是一个小城镇,人们以说嘉兴话为尚;清代属苏州管辖,人们以会说苏州话为荣;到了现代,上海已成为著名大都市,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上海话。这一变化深刻地反映出(     
A.追逐新潮的心理取向B.时代变迁的历史印记
C.行政区划的变迁过程D.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022-09-11更新 | 2085次组卷 | 11卷引用:查补易混易错02古代中国经济-【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8 . “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外出贸易时失事的一艘古沉船。已出水的数千件完整瓷器汇集了宋代著名窑口的陶瓷精品,其中还有来样加工的棱角分明的酒壶和喇叭口的大瓷碗,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情。对该船贸易活动表述正确的是(     
A.出口瓷器以白瓷和青花瓷为主B.海上丝绸之路已远至西亚地区
C.携带玉米、土豆和南瓜等食物D.促进了阿拉伯地区制瓷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为《盛世滋生图》(局部),描绘了清乾隆时期苏州的商业景象。该作品体现了(     
A.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汇B.城市经济与外贸活动的互动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吴王夫差开凿邗沟至隋开通大运河,扬州的经济中心逐渐向运河两岸发展,其城址也迁至运河方向。北宋时期的杭州在运河的推动下,城市的繁华地带从城南扩展至沿城内的主要水系沿岸,水系沿岸逐渐出现商业街,封闭的“市”被代之以开敞的集市。明清苏州沿运河的胥门、阊门、山塘街一带成为南北货物的集散地,吸引了四方商贾的云集,甚至太湖村民也出现了“莫嫌村坞行人少,夫婿经商不在家”的景象。

材料二   建国后,大运河江浙段的沿岸地区形成了带状形态工业区,大号污水直排运河。改革开放后,工业企业和码头不再是古运河发挥作用的象征,河边的历也建销和生态绿化逐渐成为发展主角。2019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为大运河沿线发展谋篇布局。2020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考察时指出:“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以上材料摘编自王静《运河与沿线城市商业发展探析》等


(1)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大运河的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大运河沿岸区域服务功能的变化。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的时代价值。
2022-08-29更新 | 14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建陵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选择考冲刺(四)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