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明清江南地方志诠释:郊外居民所聚谓之“村”,商贾所集谓之“镇”;贸易之所曰“市”,市之大者曰“镇”。一些大市镇的经济实力远胜于县城,“一个湖州城,不及半个南浔镇”的现象在江浙地区十分常见。这表明当时的江南市镇
A.在城市的扩张之中兴起B.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促进了各地区专业分工D.改变了地方的行政区划
2022-05-27更新 | 341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清代东北的粮食运路,从义州,经山海关,直通永水平府,还可达京师,与大运河相通。北边的粮食运路,分别经喜峰口、古北口,至直隶,达京师,也与海河水系和大运河相接;或经杀虎口至山西;或从河套至陕西,粮食运路与黄河水系相通。这说明
A.区域长途贸易兴起B.全国粮食供应依赖东北
C.商帮控制粮食运输D.区域粮食商贸的网络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北宋文人文同在诗中写道:“读书不求官,但与耕稼亲。”南宋士人余芑舒交代其子孙“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据此可知,宋代(       
A.商业活动受到重视B.冗官现象日益严重
C.四民社会地位相同D.社会价值观多元化
2022-05-09更新 | 217次组卷 | 4卷引用:中国古代史核心考点19辽宋夏金元的商业发展-202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晋商尊关公为武财神,强调是保护商贾之神,于是在本省各地建造关帝庙,并以会馆为载体推及全国,从而出现了“村村建有关帝庙,九州无处不焚香”的局面。晋商如此推崇关公的主要原因是
A.与关公有着天然亲近感B.官府的大力推动
C.奉行诚信经商以义取利D.官方哲学的束缚
2022-05-07更新 | 190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在宋朝,纸币印刷和设计的巅峰是四色铜版印刷技术,先用4块铜版印刷基本的文本和面额,然后再用蓝色和红色双色版印刷特制的装饰设计:带有金鸡图案的敕字以蓝色印刷;红色版印刷合欢万岁藤图案,标志长寿;龙龟负书的图案用黑色墨水印刷。纸币印刷过程中这些精心设计的主要意图是
A.垄断纸币的印刷权力B.提升纸币的防伪功能
C.保证纸币的美观耐用D.体现金融领域的创新
2022-05-02更新 | 33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梁启超说:“鄙人在海外十余年,对于外人批评吾国商业能力,常无辞以对,独至此,有历史、有基础,能继续发达之山西商业,鄙人常夸于世界人之前。”下列关于晋商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崛起于中国西周时期             ②平遥古城是其主要发源地
③创办汇通天下的金融机构       ④居于中国十大商帮之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2-04-08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赫威斯肯特学校普高部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初,湖南洞庭湖区棉花、葛、苎麻、蚕桑等作物产量大增,且大多“市卖长(沙)、衡(阳)”。清初,岳阳棉纺织业、湘潭麻纺织业发展成为独立的小手工业作坊。清中叶,“浏阳、湘乡、攸县、茶陵皆出苎布,世称浏阳最佳”。这反映出明清时期湖南(  )
A.民营手工业占主导B.商品经济显著发展
C.纺织业领先于全国D.区域合作不断深化
2022-04-02更新 | 228次组卷 | 8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B.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C.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D.儒家的义利观念逐渐被社会抛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但它的使用主要局限在一定地区。到了南宋,政府发行了会子,与铜钱并行流通。金统治者也仿效南宋政府,发行交钞。据此可知,在南宋时期
A.综合国力超越北宋B.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
C.政府放弃抑商政策D.宋、金治国理念相同
10 . 明清时期,一些地方出现了“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会馆、公所为其在异乡联络计议之所的、自发形成的商人群体”。这反映了此时期
A.经济重心的南移B.商品经济的繁荣
C.工商业市镇兴起D.工商皆本思想形成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