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       
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2022-06-16更新 | 13968次组卷 | 109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有些年份南粮北运达五六百万石,超过元朝海运漕粮年度最高额。同时,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据此可知,明朝大运河航运
A.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B.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引发了“海禁”政策出台D.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2022-02-28更新 | 5809次组卷 | 49卷引用:2022年海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下图的封面形式常见于明代刻本书籍,图中读书的人物为该书编刻者。该图可以佐证明代(     

A.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技术B.戏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
C.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D.士人思想摆脱了专制束缚
2022-09-08更新 | 4653次组卷 | 30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洋浦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下表所示为明朝中后期江南各府的市镇数量统计情况(单位∶个)。这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
府别镇数市数市镇合计府别镇数市数市镇合计
应天府171936杭州府311546
镇江府9615绍兴府64450
常州府324375宁波府14041
苏州府45459o金华府46266
松江府A22062温州府1l1829
嘉兴府301343衢州府21113
湖州府18422合计24830588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专业市镇逐渐兴起
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商品经济较为繁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朝中后期,苏州府下辖的钱门塘市,是一处重要的棉布集散地,有许多徽商在此租房而居,收买棉布,也就有了“钱鸣塘市”之称;同为苏州府管辖的平江镇,其经济支柱是米业,商人由湖广、江西运入大米,再由米行转卖到邻近各城镇。这表明当时
A.徽商是最具影响力的商人群体B.外来农作物改变民众生活习惯
C.商业发展推动乡村城市化进程D.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不断提高
2021-08-31更新 | 654次组卷 | 15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唐朝中后期,乡村出现了许多“草市”,江淮一带尤其繁荣,“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其中一些发展为商业市镇。草市的出现反映了(       
A.严格的坊市制度已经崩溃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商业城市成为贸易中心D.市场从城市延伸到乡村
2022-05-26更新 | 291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嘉勋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苏州地区的社会生活,在晚明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追求奢靡,去朴从华,新奇刺激,轻视礼教,成为当时城市社会取向。社会各阶层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多样化、享乐化的同时,还对文化生活必需品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化生活因此而繁荣发达,纷呈多样。该地风尚往往开风气之先,成为许多地区乃至全国争相效仿的时尚。而到了清朝前期,苏州举凡吃、住、行、玩,都有相应的服务行业和服务设施,达官富豪可以在那里尽情享受,技艺百工可以在那里觅食谋生。市民生活与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他们追求高档次的物质生活,社交形式趋新,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等。

——摘编自韩佳女、姚媛、赖冰清《论明清时期的江南城市与文化》

材料二自1760年到1800年,英国的城市人口比重由10%上升到20%,但这个时期属于城市化的早期阶段,上升速度比较缓慢。1760年的英国,工业革命的范围主要是轻工业,分布在钢铁、煤炭、交通等重要的部门,由于关键的技术问题未得到解决,一时尚未有突破性的进展。19世纪是英国城市化迅猛发展的阶段,在1801~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所占的比例由20%上升到50.2%,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在这个阶段中,纺织业的发展是城市化前进的重要动力,随着蒸汽机的普及,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到1815年时,英国已拥有几千台蒸汽机,英国的棉纺织企业主大部分成了“蒸汽工厂狂”。这个阶段出现了一批由交通运输业带动产量的城市。自19世纪20年代第一条铁路的建成到19世纪50年代铁路网的形成,英国仅用30年的时间,其间,与铁路发展配套的各行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摘编自牟元军《论英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明至清朝前期江南城市社会生活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上半期英国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原因。
2023-02-19更新 | 288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明孝宗时“朝野率皆用银”,大臣丘浚上书《大学衍义补》,提出“以银为上币,钞为中币,钱为下币,以中下二币为公私通用之币而一权之以银”。据此可知,当时明朝
A.已经实现了白银货币化B.政府的货币政策存在争议
C.发展银本位制的紧迫性D.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加强
2022-04-09更新 | 28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海南省中部六市县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认为“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呈现出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促使城乡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的强化B.经济形态的转型
C.税收制度的革新D.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清中期以前苏州地区重要经济指标统计表(部分),据如表可推知,清代中期苏州地区
糙米价格(每石)棉布价格(每匹)踹匠工资(每匹)
1665年约400文约30文11文
1724年约1000文约30—35文约11文
18世纪末约1500文约100—200文约14文
(注:踹匠是踹布手工业工人,强壮者每天可满布5匹;苏州当时有匠的2万人。)
A.人口膨胀影响劳动力价格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
C.传统手工业逐渐走向衰败D.通货膨胀破坏城市繁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