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新兴城市的规模超过西周礼制"王城方九里"的限制、成了"千丈之城,万家之邑",有贸易分工十分细致的市场,且"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这说明当时
A.礼乐制瓦解促进了城市兴起B.新兴城市商业功能显现
C.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D.全国商业贸易网络形成
2022-02-25更新 | 29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驱傩是驱鬼逐疫酬神纳吉为目的的祭祀活动,在宋代更是盛极一时,成为民间广泛参与的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表演形式,寻常百姓和皇帝都来观赏大傩活动。由此可知宋代(   )
A.市井生活的丰富多彩B.理学对社会的影响有限
C.民间娱乐活动没有等级差别D.商业经营方式丰富多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823—1829年华亭—娄县地区经济结构表,阅读下表,对这一时期华亭—娄县地区的社会发展理解正确的是
就业结构(劳动力分布)GDP结构
第一类行业(农业、渔业)27%31%
第二类行业(纺织等手工业)56%33%
第三类行业(商业、服务业等)17%36%
注:华亭—娄县位于长江三角洲。
①江南经济多种经营兴盛   ②体现新的经济发展趋向
③突破了传统的经济结构   ④自然经济仍占优势地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明朝前期,政府规定∶除朝贡贸易外,民间不得从事海外贸易;隆庆元年(1567 年),政府对海外贸易政策进行调整,开放海禁。这一变化
A.导致了朝贡贸易体系的瓦解B.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维护了沿海地区秩序的稳定D.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2022-02-25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宋代的城市繁华而嘈杂,临街皆是商铺,商贩云集,酒楼歌馆遍设,瓦肆勾栏等娱乐业兴起,宵禁的惯例也被突破,出现了热闹的夜市。这表明,宋代
A.政府不再监管市场B.城市经济职能突出
C.商业市镇大量兴起D.民众生活比较富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南宋时期的海外贸易方式主要有民营外贸和贡赐贸易两种。民营外贸为贡赐贸易提供物资基础,形成了以民间舶商为主体的民营外贸主导中外贸易的格局。这反映出
A.贡赐贸易影响力日益减弱B.政府鼓励民间海外贸易发展
C.海外贸易的盈利功能凸显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严重冲击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方学界普遍认为,中国自16世纪末或17世纪初,就已经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全球化的潮流。比如,弗兰克认为,在1800年以前,中国在世界市场上具有异乎寻常的巨大的和不断增长的生产能力、技术、生产效率、竞争力和出口能力,这是世界其他地区都望尘莫及的。中国巨大的出口,把当时世界主要的“硬通货”白银的一半吸引到中国……但另一种有代表性的说法却认为,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一个“木乃伊式的国家”,赫尔德从种族、地理环境、文化教育、政治制度、道德思想等方面分析了这个文明的全面停滞,得出形象化的结论:“这个帝国是一具木乃伊,它周身涂着防腐香料、描画有象形文字,并且以丝绸包裹起来;它体内血液循环已经停止,就如冬眠的动物一般。”到鸦片战争后,才被西方列强拖入全球化进程。

                    -------摘编自仲伟民《茶叶与鸦片------19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


根据材料,任意提取一个观点,自拟论题,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论述充分,史论结合)
2021-01-08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