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 . 下表是宋朝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溢出”的有关记载。这些现象
文献记载
《夷坚支癸》卷5
《神游西湖》
江南东路“乐平新进乡农民陈五,为翟氏田仆,每以暇时,受他人厢佣,负担远适”。
《夷坚支景》卷5
《郑回答》
“郑四客,台州仙居人,为林通判家佃户。后稍有储羡,或出人贩贸纱帛海物"。
嘉靖《惟杨志》卷8《户口志》扬州坊郭户绍熙年间(1190—1194)有4226户,到宝右四年达7975户,年增长率为13.4%o,远超同期全国人口年增长率。
A.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特点B.推动小农经济走向瓦解
C.动摇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D.导致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2021-05-08更新 | 2998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东省七校联合体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高峰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市场不断拓展,交换空前扩大;金属货币广为流行;商人和商业资本迅速发展。商品经济迎来了它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发展高峰……到西汉武帝时期,统治者全面推行控制和干预商业的政策,商品经济遭到沉重打击。

——据林文勋杨华星《也谈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另举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并仿照材料所给视角予以描述。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七月,颁布律令指出:“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系,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这一做法突出反映了
A.商品经济出现繁荣B.金属货币使用量增加
C.统治者重视中央集权D.国家钱币规范化
2017-05-08更新 | 1037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据史料记载,唐朝时吐鲁番各地的税收,足够供应整个西域地区军资、行政费用的需要;当时有人一次就买丝25公斤、金0.5公斤,也有人一次买香料286公斤。这一记载反映出唐朝时的吐鲁番(  )
A.成为西域军资、行政中心
B.盛产丝、金、香料等物品
C.成为东西方商业交流中心
D.收税成为行政事务的中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朝后期常熟人谭晓,因当地“田多洼芜”,低价购买了大量空闲土地,雇佣乡民百余人,“凿其最洼者为池,余则围以高腾,辟而耕,岁入视平壤三倍”。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视地形、土壤情况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亮昆虫,此类副产品稍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其本人“纤音惮费”,生活节俭,因此“货日益,窖而藏者数万计”。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提供了一个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事例,反映了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若干新现象。从材料中提炼一个新现象,并结合所学的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6 . 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数量变化统计表(单位:个),由此可推知,明嘉靖到清道光年间
A.广东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经济重心已逐渐南移
C.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拉大
D.农民与市场联系加强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7 . 罗兹墨菲在《东亚史》中说,那种认为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体系“没有变动”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如果我们仔细考察宋朝时所发生的这些变动,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它们不但显示出典型的“现代”特征,而且预示着七八百年后改变欧洲面貌的种种变迁。以下符合“现代”特征的是
A.设通判监督知州B.坊市界限的打破
C.工场手工业萌芽D.白银被交子取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