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2018-06-10更新 | 7047次组卷 | 93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华侨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试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2019-01-30更新 | 3860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5届广东佛山一中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自汉唐至两宋,单一农业经济逐步转型为农业和工商业并重的经济结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初,北方作物的大规模南移和占城稻的引进推广,在耕作制度上带来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在同一块地上不同作物可以接续栽种,不少茶农。桑农、果农等不再是为自身的直接消费而生产,而是把产品投入市场,转换成货币,再购入粮食、布帛等生活必需品。

——摘编自张其凡《中国大通史》

材料二   战国秦汉以来,投入流通的大宗商品以套侈品和土特产为主,主要服务于统治阶级和豪富集团,除盐、铁等少数特种商品外,基本与乡村百姓的日常生活没有多大关联。两宋市场上的商品分为三个大类,一是金银细工,乳香犀玉等高档套侈品,二是农具、手工业用具等生产资料,三是日用瓷器、布帛和城郭镇市居民的粮食、茶盐等生活必常品,其中第三类所占比重最大。

——摘编自张其凡《中国大通史》

材料三   城市格局和城郭限制的打破,深刻地揭示了宋代都市商业的发展。人口不断涌入城市中,城市较前代集中了更多的人口,尤以大城市为甚。

——漆侠《宋代经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代农业发展的新气象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代商业中商品构成和服务对象发生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宋时期城市商业兴盛的表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明朝后期姚旅提出,“古有四民……以为今有二十四民”,除士、农、工、商及兵、僧之外,还有道家、医者、卜者、星命、杂刷等十八民。这十八民者,皆不稼不稽,却“家悬钟鼓,比乐公侯”。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
A.程朱理学失去正统地位B.商品经济繁荣
C.朝廷废除重农抑商政策D.人口急剧膨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3-14世纪,依托全线拓通的陆、海丝绸之路,世界各地不同族群、不同信仰的人南来北往、东行西游,最终汇聚在元代城市。马可·波罗曾评价某一城市是“天城”,是“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城中有商贾甚众,颇富足,贸易之巨,无人能言其数”。这座城市是(     
A.开封B.大都C.杭州D.广州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史载宋朝“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无虚空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这反映了当时
A.政府对商业进行严格管理B.仍然保持坊和市的界限
C.交易已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D.海外贸易发展受到压制
7 . 春秋战国时期,在城市里,商品交换有固定的场所,叫作“市”。市的四周有“市门”,设官管理。交易时间主要在上午,过午则渐散,至夕而罢。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商品种类增多B.政府对商业活动管理加强
C.商业规模扩大D.商业活动集中在政治中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
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
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
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2016-11-27更新 | 2124次组卷 | 50卷引用:广东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C.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2018-11-01更新 | 1427次组卷 | 94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东高州一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
A.理学思想的影响B.专制制度的松弛
C.市民阶层的兴起D.社会风尚的变化
2019-01-30更新 | 1698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第七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