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从明末到清代,湖广的稻米大量顺江而东下,以接济江浙产棉区和棉织区,乾隆年间江浙有些县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据此可知,明清江浙地区
A.抑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B.人口大幅增长
C.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D.农业发展落后
2019-07-0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53年,河南安阳殷墟附近发掘的165座平民墓中,83座有殉贝。从有些贝的放置位置看,好像是作为装饰品用的,但多数含在口中或握在手里,与后世用玉或铜钱随葬的风气相同。这说明当时
A.用贝殉葬是平民特有的社会现象
B.平民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改善
C.贝作为货币成为社会财富的象征
D.人们的审美价值观念进一步提高
3 . 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平民一日吃两餐,分别在早上7—9时和下午15—19时。然而到了宋朝,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由此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坊市制突破,城市经济的繁荣
B.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
C.政府注重民生,关注市民健康
D.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