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2019-01-30更新 | 1394次组卷 | 36卷引用: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这表明南宋
A.商品经济快速发展B.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
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经济控制逐步加强
2019-01-30更新 | 3263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5-2016学年内蒙古包头九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图1所示的带“贝”的文字。这说明( )
A.贝用于占卜B.贝用于祭祀
C.贝是装饰品D.贝是货币
2019-01-30更新 | 1518次组卷 | 26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重点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2019-01-30更新 | 5793次组卷 | 68卷引用: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2019-01-30更新 | 1870次组卷 | 50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2019-01-30更新 | 3967次组卷 | 48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2019-01-30更新 | 4042次组卷 | 69卷引用: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Ⅱ)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
A.理学思想的影响B.专制制度的松弛
C.市民阶层的兴起D.社会风尚的变化
2019-01-30更新 | 1702次组卷 | 16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殴各国的总和占23. 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l.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2019-01-30更新 | 936次组卷 | 31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唐朝薛元超曾说:“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唐代门第最高的五大姓氏)女;不得修国史。”宋代蔡襄则抱怨:“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对上述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的产生瓦解了门阀制度
B.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社会观念
C.唐宋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D.唐宋开放的社会风气已然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