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8 道试题
1 . 据史料记载和《清明上河图》所绘,北宋东京城十分繁华,《清明上河图》局部图中可清晰看到,当时的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这反映了当时
A.对外贸易高度繁荣B.民众税收负担沉重
C.城市经济职能凸显D.实行不抑兼并政策
2020-10-15更新 | 1075次组卷 | 23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洪武二十四年(1391)秋,山东东昌征棉绒仅250.12厅,而到嘉靖年间山东六府“棉花皆有之,东昌尤多。”在济宁“环城四五里皆种烟草,制卖者贩郡邑,皆遍富积巨万”。材料反映出当时
A.跨区域的长途贩运贸易兴起
B.棉花烟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C.经济作物的商品化生产
D.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宋以后的时期,特别是南宋和元及其以后,在文学上和过去相比有一显著的不同,即文学已不是只为皇帝官僚和士大夫阶级服务,也为平民服务(这一现象其实发物于唐代),即为商人、差吏城市手工业者等服务。”这一转变的根源是
A.商品经济的繁荣B.文人政治的勃兴
C.文学作品世俗化D.理学思想的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列图片显示了宋代经济发展的相关状况。由此可见,当时
A.商帮推动了城市的繁荣B.国家经济集权日益加强
C.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D.商品经济取得良好发展
5 . 隋唐时期大运河经过洛阳,安史之乱后大运河疏于修缮,以至于河道近乎荒废,元朝统一后统治者在隋唐大运河河道的基础上进行了“截弯取直”,使得大运河改道山东。大运河改道主要源于
A.原有河道的阻塞B.经济重心的南移
C.降低了运输成本D.政治中心的转移
6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宋代婚俗的记载。
史料出处
今人不复以氏族为事,王公之女,苟贫乏,有盛年而不能嫁者;闾阎富室,便可以婚侯门,婿甲科《云麓漫钞》卷三
今世俗之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颜元集》
广南风俗,市井坐估,多僧人为之,率皆致富……妇女多嫁于僧《鸡肋编》卷中
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萍洲可谈》卷一

据此表能够被认定为历史事实的是宋代(  )
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婚俗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C.富绅渴望进入上层社会D.程朱理学受到冲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嘉兴的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民可七千余家,不务耕绩”。濮院镇人“以机为田、以梭为耒”,而吴江的盛泽、黄溪的居民更是“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而令其童稚挽花,女工不事纺绩而日夕治丝”。这表明,明朝江南的某些城镇
A.以织棉为生的机户不断增加B.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C.经济作物生产的日益专业化D.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为唐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其变化趋势说明这一时期
A.政府收入明显减少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C.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自然经济趋于解体边缘
2020-08-25更新 | 150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北宋政府对官民着装有着严格的规定,“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但到南宋时则普遍出现了“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的现象。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理学盛行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B.社会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民众热衷追逐奇装异服潮流D.工商业者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