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形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
B.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C.徽州出现了许多特色作物种植区
D.北方农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推高地价
2015-10-28更新 | 237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嵩阳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阶段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自南宋开始流传。至明清时期,“三日不见赣粮船,市上就要闹粮荒。”导致明清时期苏杭地区市场上出现严重“粮荒”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人口的持续增加B.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
C.京杭大运河运输功能的丧失D.太平天国运动对农业的破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初“衣服递有等级,不敢略相陵躐,从《清明上河图》看,上层人物多穿齐整的袍衫,长可掩足;平民大众则捋袖敞襟,系带裹腿,以便活动。但在南宋,已是“衣服之章, 上下混淆”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阶级的日益腐朽B.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C.社会风尚的开明开放D.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明代三个时期江苏吴江县市镇数量的变化情况。对出现该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经济中心地位使吴江县集市增多B.政府经济政策调整促进了市镇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江南城市的发展D.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镇的繁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