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元朝前期在总结唐、宋海外贸易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第一部管理海外贸易的规章——《市舶则法》。主要内容有舶商出海手续、检查办法、抽分抽税比例、禁止出口的货物种类,外船、外商来元的处置办法等。这部法律的颁布(     
A.加强了政府对外贸的管控B.使元朝对外政策趋向封闭
C.限制了海上丝绸之路发展D.实现了外贸进出口的平衡
2 . 唐代长安城西市是全国最主要的市场,交易区集中在一个开设市门、四面有墙的较为封闭的场所内,以“肆”(行店)为单位将若干同类商品聚集起来,集中交易,市内设有专门管理机构。这说明唐代(     
A.重视商业的发展管理B.商业大都会快速崛起
C.保持市坊分离的模式D.长安成为工商业市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明代有医书传世的医家中,有明确文献记载其为中途弃举从医者多达数十人,而未有医书传世的儒生弃举从医者更是不在少数,在各地方志及其他史料中有许多相关记载。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八股取士阻断平民入仕道路B.医药事业进步带动从医热潮
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D.经世致用思想改变价值取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初,纸币宝钞作为法定的货币,然后铜钱、白银、宝钞兼用,明末又推行银两制,白银便成为了主要的流通货币。这一转变能够说明当时(     
A.传统朝贡体系的解体B.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
C.自然经济的逐渐瓦解D.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春秋后期产生了一批私营工商业者,其中一些人拥有庞大的资产,如陶朱公“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子贡经商致富,“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以上史实反映了(     
A.工商食官格局逐渐被冲破
B.各国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出现一批商贾云集的城市
D.贵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被打破
2022-07-10更新 | 683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北宋初期,福建地区矿冶业迅速发展,颇具规模,有银场二十七,铁场二十,铜、铝场各二十八处,占全国首位,产量亦颇可观。下列对北宋福建矿冶业迅速发展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促进矿冶业发展
B.海外贸易兴盛扩大商品和货币需求
C.放弃重农抑商政策刺激了矿冶发展
D.私营冶铸业超越官营冶铸技术水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的记录反映了明清时期江南某些地区的社会情况,据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今去农而改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士农工商各执一业,皆治生之业也。”
“以经商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

A.商人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社会群体
B.“农工商皆本”的观念已经出现
C.政府扶持工商业的举措成效显著
D.商业和商人的社会地位明显提升
2022-07-04更新 | 193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代城市获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区域向城外扩展形成“大都市”;封闭式的坊市制度打破,使得商业区域扩展;通过建楼扩展立体空间。这反映出(       
A.城市发展促进社会流动B.经济发展拓展城市空间
C.城市发展推动商业繁荣D.经济发展改变城市分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是17至18世纪中国白银购买力情况。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B.赋役的货币化导致白银贬值
C.商业税成为政府主要税源D.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2022-06-27更新 | 1988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       
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2022-06-16更新 | 14058次组卷 | 112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天立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