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明正德时期,徽州出现了外出经商的热潮,弘治以前“读书力田,间事商贾”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而经商的丰厚利润也让一些士大夫纷纷出外经商,“人庶仰贾而食,即阀阅家,不惮为贾”。这表明
A.封建小农经济解体B.商品经济影响观念转变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D.经世致用思想逐渐盛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最为密集和完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内在的原因在于
A.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B.“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2021-09-04更新 | 696次组卷 | 172卷引用:云南省姚安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符合“第二次商业革命”的是
A.商业活动突破时空的限制B.出现最早的纸币
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D.近代工业的出现
2021-09-01更新 | 405次组卷 | 20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初发行纸币后,政府下令禁止白银甚至铜钱的流通,但纸币发行后贬值严重。永乐后,民间流通货币兼有宝钞、白银和稻谷布帛,朝廷屡禁不止。至成化年间,白银大量流入我国,民间契约文书中已主要用银。至英宗颁布白银货币新法后,白银逐渐成为法定货币。对此,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贵重金属的短缺导致宝钞贬值B.白银大量流入推动白银货币化
C.白银货币化是民间推动的结果D.货币改革推动白银成法定货币
2021-08-28更新 | 362次组卷 | 20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模拟测试(一)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南宋末年,临安城内外大街小巷,铺席买卖,鳞次栉比,“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这反映了当时
A.“市”的时空限制被突破B.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C.政府废除了重农抑商政策D.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北宋丁骘《请禁登科进士论财娶妻疏》中言:“窃闻近年进士登科,娶妻论财,全乖礼义。衣冠之家随所厚薄,则遣媒妁往返,甚于乞丐,小不如意,弃而之他。”这说明
A.北宋官商勾结政治腐败B.买卖婚姻得到官方认可
C.婚姻嫁娶推动经济发展D.商品经济冲击传统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据统计,贞观年间,一两银子可以买200斗米,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4000多元人民币;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买377.6斤米,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660.8元人民币。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明代经济衰退消费水平下降B.唐代农业发达稻米产量较高
C.赋税征银加剧了白银货币化D.对外贸易导致白银大量流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朝以来的江南地区,城市中从事服务业、娱乐业的社会群体逐渐扩大。该地区一些城镇拜财神的习俗逐渐流行。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城市人口的增加
C.城乡差距的扩大D.封建迷信的盛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