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明正德、嘉靖年间松江府人陆楫在《蒹葭堂稿杂著》中有反对政府当局“禁奢”政策的短论:“论治者类欲禁奢,以为财节则民可与富也。……只以苏杭之湖山言之,其居人按时而游,游必画舫肩舆、珍馐良醞,歌舞而行,可谓奢矣。而不知舆夫、舟子、歌童、舞妓,仰湖山而待爨(烧火做饭)者不知其几。”这反映出晚明时江南地区
A.封建小农经济已经趋向瓦解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显著增强
C.经济发展冲击传统思想观念D.崇富逐利成为当时社会风尚
2 . 明朝前期,市场上白银货币化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但明政府仍然坚守明初建立的宝钞制度,禁用金银交易。这反映出,明政府
A.竭力维护对经济的控制权B.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C.认为纸币更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D.放弃世界市场的主导权
3 . 据史料记载和《清明上河图》所绘,北宋东京城十分繁华,《清明上河图》局部图中可清晰看到,当时的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这反映了当时
A.对外贸易高度繁荣B.民众税收负担沉重
C.城市经济职能凸显D.实行不抑兼并政策
2020-10-15更新 | 1075次组卷 | 23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2021届高三10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明清时期,历史上传统的消费观受到质疑,新的消费思想应运而生。明代陆楫在《蒹葭堂杂著摘抄·禁奢辨》中指出:“自一人言之,一人俭则一人或可免于贫;自一家言之,一家俭则一家或可免于贫。致于统论天下之势则不然”“彼以梁肉奢,则耕者庖者分其利;彼以纨绮奢,则鬻者织者分其利”。在此他主张
A.崇奢黜俭,鼓励消费B.遵守儒家主流消费观念
C.反对奢侈,崇尚节俭D.消费与个人修养相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为唐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其变化趋势说明这一时期
A.政府收入明显减少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C.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自然经济趋于解体边缘
2020-08-25更新 | 150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北宋政府对官民着装有着严格的规定,“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但到南宋时则普遍出现了“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的现象。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理学盛行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B.社会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民众热衷追逐奇装异服潮流D.工商业者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8 . 《旧唐书·食货志》记载:“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仍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州。秦王、齐王各赐三炉钱,右仆射裴寂赐一炉。敢有盗铸者身死,家口配没。”这主要表明当时
A.确定了国家铸币的法定地位和标准
B.秦王、齐王等诸侯有自主铸币的特权
C.铸铜业显著发展,货币发行量激增
D.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对货币需求量大增
2020-08-22更新 | 363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通海二中2019届高三11月份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两宋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下列关于宋代经济现象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①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纸币“交子”
②宋代鼓励对外贸易
③南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仓
④在城市周围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有大量的集市,逐渐成为大大小小的城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10 . 明代中后期,松江府的农村地区以棉布折成等值白银纳税,这些税银集中到地方官,被用于收买城市专业机户所生产的高级三梭布等,最终作为赋税上交。这表明当时的松江府
A.官营棉布精美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商品经济活跃D.机户赋税负担沉重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