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松江棉布有“衣被天下”之称;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濮院镇;景德镇瓷业也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朝贡贸易推动地区商业繁荣
B.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
C.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日益巩固
D.市镇的政治色彩不断提升
2019-09-19更新 | 274次组卷 | 23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整个18世纪,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白银的“最终归宿”。乾隆年间,关税收入已占清政府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特别是粤海关的税收发展极快,自1783年以来,跃居户部税关之首,至嘉庆年间已相当于全国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这反映了
A.清政府的海关关税税率日渐提高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C.中国商品在世界市场有竞争优势
D.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
2019-08-18更新 | 290次组卷 | 20卷引用: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考前补缺定时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以下经济现象,出现最早的是
A.“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B.“乃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
C.“依四川法造交子,与现缗并行。”
D.“时商贾至京师……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
4 . 《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政府实行重农抑商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地主控制了郡县
2019-06-07更新 | 3604次组卷 | 7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八次月考历史试卷
6 .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微澜”主要表现为
A.手工工场日益兴起B.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C.城市商品经济繁荣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2019-01-30更新 | 497次组卷 | 20卷引用:西藏拉萨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在富阳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捉到。经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182匹,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这说明(        
A.官府重视商税收入B.杭州丝织业比婺州发达
C.江南商业环境恶劣D.农本商末观念根深蒂固
2019-01-30更新 | 1930次组卷 | 40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2023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2019-01-30更新 | 5793次组卷 | 68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明中后期,有人议论,“商亦无害,但学者不当自为之,或命子弟,或托亲戚皆可”,否则一家老小都没有办法养活。这一议论反映了
A.农本思想被否定B.重商主义盛行
C.传统义利观废弛D.抑商观念削弱
2018-11-28更新 | 2086次组卷 | 36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C.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2018-11-01更新 | 1430次组卷 | 94卷引用:2016届西藏区拉萨市第三高中高三上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