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代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仅13处。到北宋中期,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已增加到46处,如成都、兴元(陕西汉中)建康、杭州等地都是著名的商业大城市。材料反映出
A.北宋商业发展超过唐代
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北宋经济总量超越唐代
D.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53年,河南安阳殷墟附近发掘的165座平民墓中,83座有殉贝。从有些贝的放置位置看,好像是作为装饰品用的,但多数含在口中或握在手里,与后世用玉或铜钱随葬的风气相同。这说明当时
A.用贝殉葬是平民特有的社会现象
B.平民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的改善
C.贝作为货币成为社会财富的象征
D.人们的审美价值观念进一步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自发形成了各类功能性自治组织,如规范本镇本行业交易活动的行会、维持治安的保甲、负责慈善事业的义庄等,事类不一,互不统属。这表明明清时期
A.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动
B.商人自治引起了基层行政体系的改变
C.商品经济的发展与传统基层治理模式相结合
D.封建国家放松了对基层社会的管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我国古代
A.重农抑商政策改变
B.商业政策较为灵活
C.商业税超过农业税
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2019-05-01更新 | 567次组卷 | 68卷引用:2015届宁夏区固原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综合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周时期,在较大的都邑中都出现了市场,有管理市场的“质人”,商贾在市场上进行贸易,都有“质人”制发买卖的契券。据此可知西周
A.形成契约精神
B.规范商业行为
C.履践重农抑商
D.出现货币经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朝初年,政府为解决边疆驻军的粮食供应问题,规定盐商若赴边塞纳粮,可由官府酬给盐引(取盐的凭证),商人持盐引到官府控制的盐场支盐,然后贩卖取利。晋商抓住这一机会,获得了一次大发展。这一事例
A.揭示了官商勾结是晋商获利的唯一途径
B.说明商帮兴起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C.开创了封建国家官营商业发展新路径
D.表明明朝初年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019-04-21更新 | 100次组卷 | 27卷引用:宁夏中卫市海原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以下是关于“中国古代商业”的一些历史情境,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汉代:张万挑着一担棉花到草市贩卖,并向草市尉缴纳交易税。
②唐代:李有财在长安崇仁坊开了家邸店,并要求以交子来结算。
③元朝:王发贵到京城进货时住进会馆,遇到了很多晋商和徽商。
④清朝:赵得禄在广州从事进出口中介服务,经常要与洋商交往。
A.①
B.②
C.③
D.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北宋四川地区通行的铁钱体重值小。大铁钱每十贯重120斤,小铁钱每十贯重65斤。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达130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开始出现
A.飞钱
B.交子
C.票号
D.柜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传统文人耻言营利,认为一涉及“经营”,就是对人格的一种贬损,而明朝王阳明基于“满大街都是圣人”,指出商人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更有一些士人以儒家理论去指导经商活动。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A.传统四民观念的彻底崩溃
B.程朱理学官方正统地位的丧失
C.社会动荡士人谋生的艰难
D.经济发展促成社会观念的更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清之际,江南地区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正所谓“天下之士多出于商”,“豪杰有智略之人”也多致力于经商。嘉道时期,士商相混的趋势愈演愈甚。这表明
A.传统四民社会加速瓦解
B.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削弱
C.理学义利观正受到冲击
D.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2019-04-03更新 | 926次组卷 | 19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一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