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下边文本框内是某同学总结的某一时期的经济现象。根据内容判断,他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1.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2.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成为流通货币
3.甘薯、玉米等外来作物传入中国
A.西汉的农业B.唐朝的商业C.元朝的外贸D.明朝的经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北宋时期,州、府级城市实行厢坊两级管理体制,县级城市一般只允许设置坊巷和市。但到南宋时,江南地区的一些市镇开始仿效州府城市,私自设立厢级机构。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高度中央集权带来的负面影响B.经济规模扩大和社区布局复杂
C.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D.市民阶层兴起影响行政区变更
2020-04-23更新 | 576次组卷 | 17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代时“坊市制”已经瓦解,商民们竞相开设商铺,各种“违章建筑”层出不穷,面对城市秩序混乱,宋朝政府专门设立“街道司”;为适应蓬勃发展起来的街市,宋政府还在街道两旁测量距离,竖立“表木”;徽宗时正式征收“侵街房廊钱”。这说明宋朝
A.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管理的变化
B.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C.为增加收入巧立名目收取杂税
D.商业发展不再受重农抑商政策限制
2020-04-21更新 | 509次组卷 | 2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日本学者斯波义信认为,随着唐宋时期城市“坊市制”的崩溃,在“农村——农村市场——半农村城市——中小城市产生”的反复过程中,包括工商城市在内的城市经济网日益稠密,使农村经济走向依存于市场的方向。这说明,唐宋时期城市经济的变迁
A.促使城市功能完全经济化B.使商品生产规模空前扩大
C.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D.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商品化
2020-04-01更新 | 1245次组卷 | 64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朝在江南市镇等关键要地设立巡检司管理日常治安;对一些规模比较大的江南市镇,直接委派县丞、主簿等县级官员驻镇管理;对那些体量特别大的江南市镇,还派遣同知等更高级别的官员驻镇管理。这一举措旨在(   
A.提升市镇的经济水平B.降低政府的行政成本
C.加强基层社会的治理D.凸显市镇的军事功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全唐诗》云:“浪没货鱼市,帆高卖酒楼”、“扬州喧喧卖药市,浮俗无由识仙子”、“锦江风散霏霏雨,花市香飘漠漠尘”。上述诗句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唐代
A.坊市界限打破B.草市普遍出现C.商税收入增加D.专业市场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代四川转运使张若谷等人奏称:“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这主要可以用来研究
A.四川农业生产的状况B.宋代纸币诞生的原因
C.四川工商业发达的原因D.古代抑商政策的影响
8 . “一代大儒”王夫之声称,盐业利润很高,应该放开给商人去经营;文化人做生意不仅不是丢人的事情,而且更被人所推崇,徽商、晋商涌现出许多“儒商”称号的生意人。这表明,明清时期(     
A.传统重义轻利思想已被完全抛弃B.商品经济的繁荣冲击了传统观念
C.早期人文主义思想有了一定发展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有所松动
9 . 《宋史·食货志》载当时的农民,“幸而收成,公私之债,交争互夺;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这说明当时
A.钱庄盛行B.借贷流行
C.租佃关系发展D.社会和谐稳定
10 . 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D.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2020-01-01更新 | 578次组卷 | 29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