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南宋孝宗时,“楮(会子)未至于轻(贬值)也,而已虑其轻,多出金银以收之楮未至于多也,而已虑其多,更不增见在(发行量)之数”。淳熙七年时,“会子与见钱等(值)”,“民间尤以会子为便”。材料说明南宋(     
A.重农抑商政策强化B.纸币发行推动南方经济发展
C.纸币制造技术成熟D.政府对纸币发行的管理有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面是四川地区出土的三件东汉市井画像砖,描绘了东汉市肆情况、市楼(古时建于集市中上立旗帜,以为市吏候望之所)分布和贸易情景。这些画像砖(     
A.折射出政府对商业活动的严格管理B.印证了当时四川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最高
C.能够完整地还原东汉市井真实面貌D.反映出东汉时期开始出现集中贸易的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关于交子的产生,有如下记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北宋《续资治通鉴长编》自李顺作乱,遂罢铸(钱)。民间钱益少,私以交子为市,奸弊百出……于嘉、邛二州铸景德大铁钱……民甚便之。
元朝《宋史·食货志》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后争讼不息。转运使薛田、张若谷请置益州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私造者禁之。
A.材料都记载了交子的产生过程B.交子出现的原因记载相同
C.二者皆为一手史料,完全可信D.北宋纸币取代了金属货币
4 . 商人之间在大额交易时,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随时可变成现钱的“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事例日渐增多。这反映出宋代(     
A.文化生活丰富B.手工业的兴盛C.商品经济繁荣D.边界贸易兴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清时期的震泽镇,在元朝时只是一个小村落,居民仅数十家;明中叶后增至三四百家;清初,由于丝织之盛,货物并聚,该镇居民达二三千家。这一变化反映了(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分工B.跨区域商品贸易的繁荣
C.政府积极推行惠商政策D.市镇经济与手工业发展
6 . 唐代长安城西市是全国最主要的市场,交易区集中在一个开设市门、四面有墙的较为封闭的场所内,以“肆”(行店)为单位将若干同类商品聚集起来,集中交易,市内设有专门管理机构。这说明唐代(     
A.重视商业的发展管理B.商业大都会快速崛起
C.保持市坊分离的模式D.长安成为工商业市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明中后期,当国家财政或国家救济发生困难时,明朝政府会向积累了大量财富的商帮寻求帮助,作为奖励或交换,商人被授予“义民”“冠带荣身”等荣誉称号,以及给予国子监的入学资格。由此可见,明中后期(     
A.抑商政策因时局而改变B.国家承认商人的社会财富
C.商帮介人国家经济命脉D.商人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8 . 商代使用海贝作为货币,它主要产于我国海岸的南海、西沙群岛以及西亚等地区。可见,商代时期海贝的使用(     
A.推动了商代统治区域的扩大B.依赖于跨区域经贸联系增强
C.开启了南北方的经济联系D.得益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北宋都城东京是当时世界上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城内“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营业;为了供应需要,民间送入城中所宰的猪,“每日至晚每群万数”。这反映了当时东京(     
A.商业繁荣发展B.农业技术先进C.坊市制度完善D.城市管理混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为中国古代铜钱铸造量统计图(单位:万贯)。图中某一时期铜钱铸造量大减主要是由于(     
A.实物交换逐渐兴起B.新型货币流通市场
C.外国白银大量流入D.国家赋役统一征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