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有些年份南粮北运达五六百万石,超过元朝海运漕粮年度最高额。同时,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据此可知,明朝大运河航运
A.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B.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引发了“海禁”政策出台D.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2022-02-28更新 | 5841次组卷 | 49卷引用:福建省德化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宋元时期,某物品大量出口海外,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它是
A.丝绸B.茶叶C.瓷器D.棉花
3 . 对民间买卖关系,唐《杂令》规定:“诸公私以财物出举者,任依私契,官不为理”。宋代始有红、白契之分,凡加盖官印的契约称为红契,其举证效力高于未加盖官印的私契;经官府验证收税的税契成为剖决纠纷的重要依据。这一变化表明
A.民间交易法制意识增强B.私有财产观念日益普及
C.政府严格限制商业贸易D.经济发展影响经济立法
4 . 西周周公订立“重市政,征商税,立泉府,同度量,谨门关”等相关商业法制,汉代武帝则推行以盐铁官营、均输平准为核心的商业法制。这些商业法制的出现,反映了统治者
A.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理念B.践行工商食官的坚强决心
C.实施以法治国的主观诉求D.协调经济利益的政策手段
2022-02-02更新 | 248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青岛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封氏闻见记》在谈及唐代后期的饮茶之风时说:“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这说明当时
A.茶叶长途贩运发展艰难B.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加强
C.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D.全国范围贸易网络形成
2022-02-02更新 | 461次组卷 | 7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公元661年,唐高宗发布敕令,针对蕃舶货物,朝廷委托岭南道将蕃舶货物先行收购,收购完毕再“任百姓交易”。这表明唐朝
A.民间对外贸易有所发展B.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南移
C.贡赐贸易占据主导地位D.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
2022-02-01更新 | 1041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复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据统计,北宋初年,平均每个人拥有的流通钱币为17钱,而唐朝玄宗年间(公元752年)仅为6钱,到北宋中期时,更是增加到212钱。这反映了北宋
A.重农抑商政策改变B.铸币权已收归到了中央
C.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商业成为主要经济部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东汉郑玄说:“大市,人民(奴婢)马牛之属用长券(券,指木牍、竹简制的券书);小市,兵器珍异之物,用短券。”商品交易时,“为券书以别之,各得其一,讼则案券以证之”。据此可知
A.商品买卖的契约形式已被使用B.契约形式成熟和标准化
C.政府的“抑商”政策形同虚设D.实物借贷形式比较普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北宋初年,某地商人发行一种纸币,命名为交子(如下图),代替铜钱流通。成都16户富商为了印造发行并经营铜钱与交子的兑换业务而开设交子铺。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A.东京B.四川C.临安D.大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西周时期,在较大的都邑中都出现了管理市场的专职官吏,有“胥师""质人""贾师”。商贾在市场上进行贸易,都有“质人”制发买卖的契约券。这反映出当时
A.形成契约精神B.规范商业行为C.履践重农抑商D.商品经济发达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