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据此可知
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D.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2019-06-10更新 | 6510次组卷 | 75卷引用:2019年江苏高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清时期,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A.出现了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B.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C.经济结构发生了彻底变化
D.重农抑商政策已破产
2019-06-10更新 | 5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2-2013学年吉林省吉林市十二中高一3月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
2019-06-08更新 | 11994次组卷 | 112卷引用:吉林省榆树一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竞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2019-06-08更新 | 12030次组卷 | 16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政府实行重农抑商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地主控制了郡县
2019-06-07更新 | 3600次组卷 | 70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朝以后,“生活”一词的内涵由耕织扩大到商业买卖。商业买卖被视作“治生”的合法手段,小说中出现了“生意”一词,民间也将买卖之事视为“生理”。皇帝也在劝农诏谕中;鼓励农民利用农闲,去忙一些其他的“生理”。这反映了当时
A.传统思想观念已开始面临挑战
B.朝廷放弃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C.民间弃农经商的现象发展普遍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代政府在物品采购上建立了“书市买牌”制度,即官府将要采购的物品和价格书写在牌上,公之于市,有愿意交易的商人就和官府到市场买处按牌交易。这说明宋代
A.民间手工业成为主导
B.抑商政策已完全崩溃
C.官营手工业严重衰落
D.注重市场秩序的规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金双方在边境设置榷场,进行贸易。榷场的措置官、提点官由当地知州、知军、通州、通判等地方官员担任;主管官负责榷场的具体事务,由朝廷派遣;押发官由主管官委任,负责榷场的治安和缉查走私。这反映了
A.南宋边境贸易繁荣
B.官府推崇重农抑商
C.官府控制榷场贸易
D.南宋实行闭关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古代把请人写文章、写字、作画的报酬称为“润笔”。至明朝中后期不少士大夫已形成为人作文字必须取得适当的金钱或其他物质报酬的观念,甚者以“润笔为生”。材料能说明
A.封建文化专制政策的松弛
B.儒家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变
C.士大夫轻视科举入仕途径
D.白银流通扩大商品经济范围
2019-05-22更新 | 123次组卷 | 23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明初,苏州府的吴江县震泽镇有“千百家,到了乾隆年间居民且二千家”,“栋宇鱗次,百货俱集,以贸易为事者,往来无虚日”。由此可见,清初
A.农村集镇发展迅速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D.农耕文明渐趋衰落
2019-05-18更新 | 490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7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