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太仓州、海门厅因“种花者多,而种稻者少,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县不产米,仰食于四方”。据此可知,明清江南地区
A.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
B.抑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C.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D.粮食手工加工业发展滞后
2019-06-14更新 | 841次组卷 | 39卷引用:吉林省东丰县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国古代把请人写文章、写字、作画的报酬称为“润笔”。至明朝中后期不少士大夫已形成为人作文字必须取得适当的金钱或其他物质报酬的观念,甚者以“润笔为生”。材料能说明
A.封建文化专制政策的松弛
B.儒家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变
C.士大夫轻视科举入仕途径
D.白银流通扩大商品经济范围
2019-05-22更新 | 123次组卷 | 23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读下图,从中我们可直接得到的信息包括

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
①农业税相对稳定
②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2019-05-08更新 | 45次组卷 | 3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我国古代货币名称历经变化,秦称半两钱,汉称五铢钱(二十四铢为一两),唐朝时称“开元通宝”(意取流通的宝货),改变了以重量为币名的传统,唐以后历代的铜钱都称为“通宝”、“元宝”。据此分析,唐朝“开元通宝”的流通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B.商品经济发展、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C.货币被视为财富的观念已明显增强
D.铸币权开始收归国有
5 . 明清时期,晋商富甲一方,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所到之处,就修建一处宏伟壮观、富丽堂皇的晋商会馆。下列有关晋商会馆的表述,错误的是
A.晋商会馆具有明显的商业性和地域性特点
B.晋商会馆既是会馆又是他们经营的票号
C.晋商会馆是晋商的荣誉与辉煌的缩影与见证
D.晋商会馆是当时山西商人之间联系的纽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元史》载:“至正十一年(1352年)置宝泉提举司,掌铸至正通宝铜钱,印造交钞,令民间通用。行之未久,物价腾涌,价逾十倍。”由此可知
A.文中的“交钞”是中国最早的纸币
B.元代纸币和铜钱已并行流通
C.纸币的发行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元代滥发纸币引发通货紧缩
7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宋代是封建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和转型的时期,立国之初就“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趋势。与土地制度的变化相适应,封建剥削方式也发生变化。同时,在官私手工业作坊中也普遍实行了有利于提高生产积极性的雇值制度。新的社会经济关系使宋代商品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以至于有人认为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

——梁泉《我们只要一个中国》

材料二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其商业竞争实力。……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晋商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

材料三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

——《清世宗实录》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并据材料一概括推动宋代“商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3)材料三表明我国封建社会实行的经济政策是什么?该政策有何影响?
2019-04-1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平民一日吃两餐,分别在早上7—9时和下午15—19时。然而到了宋朝,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由此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坊市制突破,城市经济的繁荣
B.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
C.政府注重民生,关注市民健康
D.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是热播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一个画面:榜下捉婿。这反映出宋代
A.四民平等关系的确立
B.商人地位一定程度上提高
C.政府鼓励商业的发展
D.理学的社会影响逐渐势弱
2019-04-0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梁柏力《被误解的中国》一书中曾对中西商业状况进行了对比,一方面指出歧视商贾并非中国独有的传统,明清时期中国富商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微。另一方面又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英国代表的西方存在不少明显不同,并对英国商人势力强的原因有如下一些文字介绍:“英国数百年来都处于战乱之中……英国要与其他欧洲国家争霸……”。照此推断,梁氏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的原因可能是
A.儒家思想含有明显的抑商倾向
B.禁止商人买卖土地和科考入仕
C.社会相对安定对商人依赖较小
D.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上升
2019-03-08更新 | 396次组卷 | 44卷引用:吉林省辽源五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