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下列各项叙述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2018-04-0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五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明朝中后期,全世界白银产量中的1/2流向了中国,明朝成了名符其实的“白银帝国”。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步由节俭变为追求享受,一些原本只能由皇室、贵族和官员享受的衣食住行也逐渐走向商业化和世俗化。江南地区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妇女,甚至农村居民也参与到旅游的浪潮之中。这些现象说明,当时中国
A.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经济结构出现质的变化
C.拜金享乐为社会普遍认同
D.出现了社会转型的契机
2018-03-20更新 | 742次组卷 | 19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经文献资料和考古证实,西汉长安城周长25公里多,城内有8条主要大街,均与城门相通。其中贯穿南北的一条大街长达5公里多,整个街面宽约50米。长安商业繁荣,从事商业交易的有九个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分散在城中
②是研究西汉城市与商业发展的素材之一
③统治者推行重商政策,促进商业的繁荣
④青花瓷的热销给许多店铺带来丰厚利润
A.②③
B.
C.①②
D.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6世纪,松江的棉布在全中国打开销路,商人汇集到棉布生产地,他们携带资本,参与了从棉花到织布的生产全过程。这一材料表明是(     
A.商人流动性大B.商帮的推动棉布发展
C.粤商的发展D.闽商的衰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相传明清时期徽商经营的商品种类非常广,但最忌讳茴香(谐音“回乡”)和萝卜干(谐音“落泊”),所以至今徽州地区仍然流传着“徽州商人心里慌,怕卖茴香萝卜干”。这说明徽商
A.经营活动都在异地进行
B.保守而顽强的商业意识
C.保持着浓厚的乡土观念
D.大都以经营小商品为主
2018-02-16更新 | 388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王崇古在河东业盐,张四维父亲是长芦大盐商,累资数十百万,张、王二氏联合,结成盐商团伙,控制了河东、长芦两外盐利,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


材料二:(清前期)苏州机户大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永禁机匠叫歇碑》


材料三: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1/3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现象。
(2) 材料中的“时势”指当时世界的潮流是什么? “人为地隔绝于世”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实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与材料二的新现象有何联系?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7 . 明清时期我国商业繁荣,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商业发展特点的是
A.商业市镇兴起B.农场品大量进入市场
C.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已经产生D.广泛使用白银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8 .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A.中国的隋唐时期B.中国的北宋时期
C.近代的英国D.近代美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清之际原为稻米之乡松江嘉定一带棉织业发展迅速,导致该地区“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夏麦方熟,秋禾既登,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材料表明该地区
A.经济结构有所变动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水陆交通十分发达
D.区间贸易逐渐兴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