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唐朝四品官张衡,加一级合入三品,“因退朝见路旁蒸饼新熟,遂市其一,马上食之,被御史弹奏,则乃降流外出身,不许入三品”。“刘仆射晏,五鼓入朝。时寒,中路见卖蒸胡饼之处,热气腾辉,以袍袖包裙帽底,啖之”。根据以上材料可以推知唐朝
A.坊市制度被打破B.出现了专门为官员服务的早市
C.唐都长安有流动商贩存在D.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明清时期,伴随繁忙的京杭大运河漕运,江南风俗在北京成为最高贵、风雅的时尚,人们饮爱南酒,食重南味,曲尚南曲,糖称南糖,衣着讲南式,园林效苏杭。据此可知,明清漕运
A.扩大了商帮的社会影响B.改变了历代南粮北运的格局
C.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D.实践了“工商皆本”的主张
2021-05-26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精准联盟2021届高三第三次统一监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唐末五代时期,朝廷在交通要道和军事要地设置军镇,军镇的工商税一般由驻军在市场和关卡征收。北宋建立后,工商税入转归朝廷,朝廷在军镇的桥梁附近设立税务、酒务,以便于就近征收商税与酒课。这
A.导致了国家财政的根本好转B.说明了政府坚持奉行重农抑商政策
C.促进了军镇经济职能的增强D.反映了边境长期安宁推动商业发展
2021-05-22更新 | 23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天府名校2021届高三5月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清代以前,糖品在药用之外,多为高僧、皇族和大臣等上层社会群体所消费;清中期,中国糖品消费呈现出较大扩张趋势,深度融入了日常生活及社会风俗当中。这一现象
A.表明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B.反映了等级观念的弱化
C.得益于民众饮食习惯的根本改变D.导致了生产技术的革新
6 . 明清时期,徽州地区形成了以“族医”体制为核心、以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障为特色的宗族医疗卫生体系,与毗邻的江南地区相较,徽州地区瘟疫的规模、次数都要少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A.徽商商业辉煌B.宗法观念兴盛
C.江南经济凋敝D.徽州医疗发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清中期以前苏州地区重要经济指标统计表(部分),据如表可推知,清代中期苏州地区
糙米价格(每石)棉布价格(每匹)踹匠工资(每匹)
1665年约400文约30文11文
1724年约1000文约30—35文约11文
18世纪末约1500文约100—200文约14文
(注:踹匠是踹布手工业工人,强壮者每天可满布5匹;苏州当时有匠的2万人。)
A.人口膨胀影响劳动力价格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
C.传统手工业逐渐走向衰败D.通货膨胀破坏城市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清代嘉庆《南翔镇志》卷十二载:嘉定县“仅种木棉一色,以棉织布,以布易银,以银籴米,以米充兑。”这反映了当地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农业结构的变动
C.农业生产已经衰退D.长途贩运业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宋元时期出现诸如美食店的“桥西贾家瓠羹”“曹婆肉饼”、“郑家油饼”、日用百货店的“傅官人刷牙铺”、“张古老胭脂铺”、“汪家金纸铺"等商业店铺,其产品颇受青睐。茶坊酒肆繁荣发展,“瓦子””“勾栏”等休闲娱乐场所纷纷涌现,百戏伎艺竞演,市民集中观看。材料折射出
A.都市生活丰富多彩B.地方名牌商品大量出现
C.市民文化形式多样D.宋元市民消费意识增强
2021-04-19更新 | 269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西周时期,在较大的都邑中都出现了市场,政府设司市进行管理。下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制发买卖契券的“质人”。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商业发展践行契约精神B.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C.重农抑商政策已然形成D.限制个体商户经商行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