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代流行“榜下捉婿”,即发榜之日各地富绅们争相挑选登第士子做女婿。苏东坡有诗云:“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王安石也说,“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材料意在强调宋代
A.理学思想成熟B.商品经济繁荣C.门第观念淡化D.女性地位提高
3 . 明清时期,民间刻书以书商刻书为甚。“射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书”,图书促销手段层出不穷,常见的有巧立书名、借用序跋、利用插画、化用评点、美化装帧等。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活字印刷技术日趋成熟B.政府鼓励民间刻书业的发展
C.社会经济与城市的繁荣D.文化消费成为市民生活习惯
2021-05-14更新 | 2002次组卷 | 28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五校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明清时期,徽州地区形成了以“族医”体制为核心、以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障为特色的宗族医疗卫生体系,与毗邻的江南地区相较,徽州地区瘟疫的规模、次数都要少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A.徽商商业辉煌B.宗法观念兴盛
C.江南经济凋敝D.徽州医疗发达
5 . 如图为清朝晋商经商路线图。据此可知,当时
A.全国性市场开始形成B.中外贸易发展兴盛
C.区域间长途贩运发达D.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所示为发现于甘肃嘉峪关魏晋时期墓葬砖画中的“吃烧烤”场景。据此可知,当时

甘肃嘉峪关魏晋时期墓葬砖画中的“吃烧烤”场景
A.丝绸之路助推不同文化交流B.中国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
C.西域的饮食习俗传入中原地区D.西域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选项中属于宋代商业革命的是
A.海上丝绸之路开辟B.城市盛行整齐划一的坊市
C.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兴起D.茶馆酒楼等常常营业到三更
2021-04-16更新 | 433次组卷 | 29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货币称为“钞票”,源于宋代的“钞引”制度,说的就是商人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量的钱物后换取的经营凭证,主要出现在暴利性的行业,如“盐引”“茶引”等,拿凭证到指定地点支取货物,再到指定地点销售。宋代“钞引”的出现表明
A.民间商人开始控制重要产业B.商业活动打破了政府的限制
C.商业经济发展有制度性进步D.在商品贸易中已经使用纸币
2021-04-16更新 | 440次组卷 | 20卷引用: 辽宁省本溪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销金是指将黄金磨成粉末后撒在器物表明以形成纹饰的工艺。北宋前期,政府颁布销金禁令,规定销金工艺只能用于朝廷礼器或供上层妇女使用,并采用行政手段来保证禁令的执行,但“禁令屡下,民间无视”。这反映出宋代
A.严格执行重农抑商政策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商品经济发展亟需货币D.理学影响日常消费观念
2021-03-21更新 | 903次组卷 | 15卷引用: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明朝中叶,珠算取代了传统的筹算,社会上出现了大量论述珠算算法的著作。如《直指算法统宗》全面介绍了珠算的各种方法和归除口诀,按方田、均输、方程等九项,叙述各种实际问题及解法,“海内握算持筹之士,莫不家藏一编,若业制举者之于四子书、五经义、翕然奉以为宗。”这反映出当时
A.经济发展推动应用数学进步B.“西学东渐”促进科技的发展
C.士人价值取向发生重大变化D.科技有重总结轻创新的倾向
2021-03-10更新 | 257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