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唐代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逐渐演变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北宋时草市或集、墟在交换发达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固定的市镇。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府扶持市镇经济发展B.市镇成为城市和乡村的桥梁
C.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D.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2022-01-10更新 | 360次组卷 | 20卷引用:(选必二) 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课后案)
2 . 初唐诗人苏味道在《正月十五日夜》描写了唐都长安城元宵节的盛景,“星桥铁锁开”、“金吾不禁夜”中唐诗人王建的《夜看扬州市》则有“夜市千灯照碧云”、“犹自笙歌彻晓闻”的诗句,描写了扬州城的繁华,这反映了唐朝
A.商品种类的丰富B.诗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C.城市管理的变化D.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加强
3 . 图1、图2是中国古代两个历史时期(西汉、明朝)的商业城市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趋势。分别提取图1、图2的城市分布信息,并结合所学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020-10-09更新 | 76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课时同步练-选择性必修二-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4 . 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修建都城时不再像隋唐那样先修筑好“坊(居住区)”和“市”的围墙,而是只放好街巷红线,划定一些特殊建筑的地段,其他区域听任百姓随意营造,还允许居民临街开店起楼。这一做法
A.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B.体现了市籍制度的强化
C.说明政府不再对市直接监管D.瓦解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宋史·地理志》载,北宋末年汴京人口已达26万余户。按每户五口计,人数应在130万以上。另据《都城纪胜·坊院》载,仅南宋临安城就有“百万余家”,“城之南西北三处,各数十里,人烟生聚,市井坊面,数日经行不尽。”上述现象反映出宋代
A.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B.农业经济呈现衰退趋势
C.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D.城市吸引力在不断增强
6 . 分析下图,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A.城市的分布由北方向南方发展
B.商业城市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
C.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的重心由北向南逐渐转移
D.商业城市分布地区由北方地区向边疆地区发展
7 . 有人从《辉煌繁荣的中国古代商业都会》一文中找到一处错误,这处错误是
A.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已经表现出商业集中的趋势
B.隋唐时期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C.北宋时大城市的商业活动已经突破坊和市的界限,营业时间不再受限制
D.明清时期出现了一批名镇,如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等
8 . 秦汉以来,历代政府对城市的管理制度,基本与乡村无异。然而唐宋之际,国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专门针对城市的管理制度。这是由于
A.城乡经济管理模式明显不同B.城市的经济特性日益凸显
C.政府财政收入倚重城市经济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的加速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城市”是由“城——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城以盛民也”,筑城主要是为了保护人民。……一个城市的重要性取决于它在政治体系中的等级地位。自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市的建筑规格和面积依次减小。最初,市只是城内很小的区域,而且在时空上受到官府的严密控制。宋代以后,随着商业贸易的繁荣,城市的经济功能才逐渐增强,传统的政治中心城市商业繁荣,交通枢纽城市兴盛起来,并且出现了纯粹经济功能的工商业市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城市功能的变化趋势。

2018-03-0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套备课课时练习: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长安城

北宋东京城

宋泉州市舶司遗址

1489年(明弘治二年)的开封犹太会堂《重建清真寺记碑》刻录着:犹太人“进西洋补于宋”和“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的皇上敕令唐朝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都)。到北宋时期则以洛阳为西京,以都城汴梁为东京。宋周邦彦在《汴都赋》中说:“舳舻相街,千里不绝,越舲吴艚,官艘贾舶,闵讴楚语,风帆雨辑,联翩方栽,钰鼓镗铃。”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序中说东京商业:“万国成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北宋东京人口“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其人矣”,上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摘自2016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示例》

材料二   “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以巨商为纲首(船长)副纲首、杂事,市舶司给朱记。……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物,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计,或以十丈绳钩,取海底泥嗅之,便知所至。……诸国人至广州,是岁不归者,谓之?住唐?……广州蕃坊,海外诸国人聚居,置蕃长一人,管勾蕃坊公事,专切招邀蕃商入贡,用蕃官为之,巾袍履笏如华人

——宋朱或《萍洲可谈》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长安和北宋东京在城市发展上的主要不同,并指出北宋东京城市发展的趋势。

(2)综合材料二中的相关信息,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及产生的积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