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市的变迁与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政府规定,“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而散。”市内除了唐人外,还有许多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大食人,以及日本人,高丽人,还有黑人。回鹘衣装、胡旋舞、高丽乐等深受唐人喜爱,广为流行。

——《唐前期长安城的商业》

材料二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关扑:赌博游戏四鼓:古代一更一鼓,四鼓是四更后半夜两点左右)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材料三   清初,清政府采取闭关政策,限制海外贸易。康熙在位时,曾一度开放漳州、澳门、宁波等少数港口,沿海地区对外贸易又趋繁盛。到乾隆、嘉庆年间,面对美国等国殖民者在沿海的非法活动,对外通商只限定在广州一处,清政府又一次将海外贸易封闭起来。

——摘编自李世龙《试论中国古代的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前期长安的城市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市”的发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发展反映了宋代政府对商业的政策有何调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采取这一对外政策的原因?怎样评价这一政策?
2021-03-26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开封,亦称“汴梁”,位于黄河边上,处于中国的心脏地带,由道路、河流和运河与各地相连接,这使肥沃的南方、东南地区的粮食和其他商品可以很容易地运到京城。包括官员、商人、工匠、手艺人,都能在城里自由定居,在他们买得起的地方建造房屋。976年至984年之间,整个开封府的居住人口达到了约89万人,而1103年时已经达到了约130万人。如果这些数字是精确的,北宋时期的开封就是直到19世纪为止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摘编自《哈佛中国史——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都相比,北宋都城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2021-03-2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1届高三3月测试历史试题(新高考)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商业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以长安为中心的关陇西北商业经济区,以洛阳、汴州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经济区和以扬州为中心的江南经济区。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城内有市、有坊,市、坊分开。由于国际贸易的发达,唐政府专门设置了"互市监"和"市舶司",设各国商馆,接待各国商人。南方的扬州,是江南物产的集散地,成都是和扬州一样齐名的大都市。在唐代商业发展中,都市里出现了储蓄和支付钱币的柜坊,与柜坊同时出现的还有"飞钱",是我国最早的汇兑制度。

——摘编自童贤彬《唐代商业发展特点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启示》

材料二   到宋代由于商业的发展,坊市制开始突破,出现了坊市杂混的局面,商人只要纳税,可以随处开设铺店,因而出现了一些新的商业街道和场所,这些商业场所往往与居民区杂混交错。

——摘编自龚书铎总主编《中国社会通史·宋元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商业经济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宋代城市出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1-03-16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三)历史试题
4 . 识图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请看下列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西汉时期、隋唐时期、明朝中后期)的工商业中心城镇分布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工商业中心城镇分布信息,并据此判断上面各图对应的历史时期。
5 . “唐宋变革论”是20世纪中外历史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探讨的一个问题。这种观点认为,唐宋时期,中国历史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径简表(部分)

时期宰相总人数进士出身人数其它出身及入仕途径
唐朝武则天7311举荐、行伍、门荫
唐玄宗347
唐肃宗164
五代4624吏职、募僚、行伍、举荐、门荫等
宋朝北宋7263资荫、摄官、特奏名、纳粟、从军、举荐等
南宋6348

——摘编自王翠《从贵族到庶民——唐宋宰相家庭出身及其入仕途径的比较研究》等

材料二   唐朝长安城和北宋东京城平面图


材料三   (宋朝)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交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摘编自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朝至宋朝宰相入仕途径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北宋东京城与唐都长安相比商业经济上的新特点。
(3)据材料三,概括宋朝文化发展新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2021-03-11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农业社会,人们在用时,计时、宁时等习惯上比较随意和模糊。钟表普及之前的中国人常用“掌灯时分”“日上三草”等模糊说法来表示时间。“掌灯”和季节、天气有关,亦和地理位置以及生活习惯有关,反映了深深的农树文明气息。虽然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比喻,然而多数中国人只是从个人角度来看待时间价值,开没有把这种高尚的时间观推广到社会交往当中去,因而最终并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性时间观念和借时的社会风尚。

材料二 清末以后,随着城市生活的变化,中国人对西人情况愈加了解,人们的时间观念随着钟表的普及变得精准化。张謇在《政闻录》中曾特别强调:“最可宝贵者莫如时,愿国人均奋起力求时间上之经济。”新学制规定学宣授课需有定时,一些政府机构在实行星期休息制度的同时,也开始实行工作定时制度。近代中国人新式时间观念的产生并不依靠一种自然的发展状态,而是一个伴随着压迫去强行消化的过程。沿海地区更新快一些,内地相对缓慢:城市更新快一些,农村相对缓慢。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转型时代的生态,生活·生命》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相比近代中国人时间观念的变化,并概括变化的社会背景。

材料三 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城市特许状最终确认了市民的身份自由,保障审民的人身安全,确认市民在城市中的土地自由使用权和所有权,免除市民各项封建赋税,确定市民享有某些特定的经济特权。正如科恩所说:“在日耳曼人的观念中,服从不是无条件的,毋庸置疑,如果受到国王不公正的对待,每位成员都有权反抗和报复”。上帝关心个人的命运和灵魂得教,通过上帝栋远,每个追随上帝的人都可能成为天国的选民这样的观念移植到世俗领域,使他们有可能跳出一般尊卑荣辱观念,为维护个人的自由和尊严提供价值论基础。在中世纪,这种观念与罗马法中的个人权利思想元素一拍即合,逐渐融为一体。

——据侯建新《交融与创生:西欧文明的三个来源》


(2)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古西欧个人拥有的“自由”并指出影响其产生的历史因素。
7 . 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春秋战国、汉朝、明朝)的主要经济发展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经济发展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021-03-06更新 | 371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2021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五)历史试题(新高考)
8 . 历史图片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依据“一定思想文化是经济社会变迁的反映”分析宋代城市的发展对宋词发展的影响,并概括柳永词的特色。
(2)根据材料二的信息,从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城市文化等方面分析20世纪初广州城市发展的特点。
(3)在古代中国,对城市建设影响大的文化思想有很多,主要有礼制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和风水思想等。根据材料三的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加以阐述:①北京故宫的规划如何体现礼制思想;②皖南西递村如何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2021-03-05更新 | 25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百校2021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初年《太平寰宇记》所载

北方南方
户数占比全国40.9%59.1%
10万户的州23
5万户到10万户的州517

(注:此时国家财富仰仗东南)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教学用书148

材料二   南方充分利用劳动力,开垦荒地,……南方农业部门众多,利用北方不具备的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就深度而言,南方精耕细作的水平超过北方,轮作制在南方意境相当普及。而且南方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更高,商业性农业和多种经营呈现相当繁荣的景象。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教学用书148

材料三   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邓广铭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依据材料二,指出形成材料一这种经济现象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具体史实说明宋代文明成就的空前性。
2021-03-04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长安城(见下图)以朱雀街为界,将外郭城分为街东和街西两部分;街东归万年县管辖,街西归长安县管辖。这两部分就其面积而言,以朱雀街为轴,东西是对称的:而且东西里坊数日也基本相等。但与此相反,朱雀街东万年县有住宅955处;朱雀街西长安县佳宅为474处,仅为万年县的一半。《长安志》记载:“自朱雀门街南第六横街以南,率无居人地宅。”皇城周围、朱雀大街两侧和兴庆宫、大明宫之间区域为住宅分布密集区。



唐朝长安城

——摘编自张永帅《空间及其过程:唐长安住宅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材料二 北宋东京城(见下图)以人口众多著称于世。东京宫城的人口密度约是2.5万人/平方公里;宫城城墙与内城城墙之间,人口密度最高达到4.5万余人/平方公里,由此逐渐向外围递减;内城城墙与外城城墙之间,人口密度约是1.2万人/平方公里。外城城墙以外的郊区,人口稀少,密度不超过100人/平方公里。内城和外城的城门附近都是人口密集的区域,即使是外城以外,虽然人口稀少,但外城的城门附近依然集聚着相当多的人口,形成草市,重要的街区、大道两侧均构成为线状的人口密集带。



北宋东京城

——摘编自梁建国《北宋东京的人口分布与空间利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长安城住宅分布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东京城与唐朝长安城人口分布的异同。
2021-03-04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