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开通了路上“丝绸之路”,陆上对外贸易不断发展。这一时期,从西方传到中国的农产品有芝麻、蚕豆、黄瓜、石榴、核桃、葡萄、胡萝卜、菠菜、大蒜等数十种。由中国传往西方的物品以丝绸和瓷器为主,主要是由安息商人转运从中国来的大量丝绸到欧洲。唐朝对于陆上贸易限制相当严格,在官府监督下进行互市。相反,唐代鼓励海外贸易,唐代海船制造技术称雄世界,海上贸易发达。唐代海船制造技术称雄世界。唐朝在广州地设有市舶司,负责外贸事务。中国出口商品种类除丝拥外,器、纸张、铜器、铁器、茶叶等都成为大宗贸易商品。西方的历法、数学、医学等伴随着外贸传入中国。

——摘编自李湘《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述要》

材料二   明代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政权并防止“倭寇”侵犯,严厉实行海禁,明文规定私下与外商互市者处以重罪。明代对外贸易采取了严格的朝贡贸易,只准两国之间官方相互进行贸易,私人船只不准往来。明代对朝贡国家、路线、港门、船只数目、贡品种类均有详细而严格的规定,明朝对朝贡国家予以官方证明。对外贸易“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一种光荣礼节而已”。清初颁禁海令,不许片帆下海,违者按通敌罪论处。顺治十八年和康熙十七年颁布空前残酷的迁海令,强制阅、广、苏、浙沿海居民内迁30里,越界当斩。

——摘编自马珺《浅论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和汉代对外贸易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唐代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朝贡贸易的特点,并分析明清厉行海禁政策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郑和远航海外,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之后的欧洲航海,但却未能持续,其中断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对外贸易受官府的控制B.陆上丝绸之路更为便捷
C.朝贡贸易带来财政压力D.国内自给自足经济抵制
2021-06-11更新 | 1532次组卷 | 17卷引用:新疆乌苏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