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宋元时期,人们能够制造排水量很大、可乘载数百人的巨舟,使用先进的帆索和磁罗盘,官方使节和私人商贾出洋航海都十分频繁。这表明宋元时期
A.中国与亚非各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B.陆上丝绸之路交通的重要性渐趋下降
C.技术进步提升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
D.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
2021-09-04更新 | 173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7、18世纪,中国产品如丝绸、瓷器、茶叶和漆器等充斥欧洲。一股追求“中国时尚”的“中国潮”在欧洲蓬勃兴起。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的表现B.开创洲际间贸易交流
C.推动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D.中国融入欧洲市场
2021-08-2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三)文综历史试题
3 . 明代一把日本刀在日本的售价稳定在1千文左右,第一次朝贡时,日本贡刀3千把,明政府给价每把5千文。第六次时日本贡刀3.7万把,明政府不需要那么多,法律又规定“民间不得私有兵器”,最后政府只好以每把1800文的价格全部买下。这反映出
A.朝贡贸易体制具有特殊性B.市场需求影响贸易规模
C.明朝的武器生产比较落后D.民间贸易发展已被切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407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回国。随后,琉球、中山、日本、别失八里、苏门答剌、满剌加、小葛兰等国入贡。除少数的几个国家外,大多数国家使节的来访都与郑和的出使有关。材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
A.给明朝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收入B.是明朝朝贡体制的延展
C.消除了海禁政策造成的不利影响D.密切与亚非拉友好关系
2021-08-02更新 | 283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丝绸之路等古代商路,为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物质、技术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下列史事能够佐证此观点的是
①烟草、咖啡和可可纷纷进入欧洲市场
②佛教在汉朝从印度经中亚传入了中国
③中国的养蚕和缫丝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
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陆路和海路传到西方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7-14更新 | 269次组卷 | 16卷引用: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3·文化交流与传播》
6 . 明代来华的外国贡使,除了向皇帝进献正贡外,还可以携带附来物品,这些物品可以由贡使在市舶司或京师自行销售。这反映出明代
A.朝贡贸易具有多重功能B.海禁政策已经名存实亡
C.对外贸易居于优势地位D.对外交往主要考量政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宋代曾规定:“市舶司监官及知州、通判等,今后不得收买蕃商杂货及违禁物色。如违,当重置之法。据此可知当时
A.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B.海外商业运输发展迅速
C.朝廷决定市的设立废止D.政府规范管理海外贸易
2021-06-15更新 | 4796次组卷 | 48卷引用:2021年浙江省高考真题历史试题(6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郑和远航海外,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之后的欧洲航海,但却未能持续,其中断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对外贸易受官府的控制B.陆上丝绸之路更为便捷
C.朝贡贸易带来财政压力D.国内自给自足经济抵制
2021-06-11更新 | 1532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9 . 据记载,一位名叫梅斯的马其顿巨商从地中海东岸的推罗城启程,沿于阗、楼兰、敦煌等地,于公元100年抵达洛阳,受到中国皇帝的接见,并被赐予“金印紫缓”。这一记载反映了
A.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B.汉代东西方间的接触和交流
C.宋元海外贸易的发展D.洛阳发展成为国际性大都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大明会典》载: “各处夷人朝贡领赏之后,许于会同馆开市三日或五日,惟朝鲜、琉球不拘期限。”清代沿袭明朝政策,于乾隆十三年将四译馆并入会同馆,改称会同四译馆,由礼部郎中兼馆事,同时,也负责监督贡使与官民的私下交易。由此说明
A.明清禁止民间海外贸易B.闭关锁国政策逐渐放松
C.对外贸易监管机制建立D.新航路开辟后观念转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