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明朝正统以后,明朝对外政策更加消极保守,一改永乐年间对朝贡使团入贡期限不加节制的做法,限制朝贡使团入贡频率,多次申令海外诸国如占城、爪哇等国须遵守“三年一贡”的规定。这一举措旨在(     
A.强化天朝上国的观念B.发展传统外贸政策
C.密切中国与世界联系D.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明朝政府建立了以明朝为中心的朝贡贸易圈,羁縻海外诸国。后来,占据了原来明朝朝贡国领土的西欧殖民者为追逐利益,除了在最初接触时伪装成朝贡国而试图进入朝贡贸易网络外,更多的仗恃武力走私贸易。据此可知,当时(     
A.东西方国家实力发生逆转B.传统朝贡贸易体系受到冲击
C.明朝主权遭到殖民者侵犯D.海禁政策导致东南倭患严重
3 . 明朝时期实行朝贡贸易,诸国进贡携带的物品分为三类:一是国王贡献方物,名曰正贡;二是国王附搭品,名曰附来货物;三是使臣自进贡物。贡船附载来华的货物,不论在会同馆或市舶司所在地出卖,多不向外商征税,而且还大加赏赐。这种“贸易”形式的影响是(     
A.阻止西方的经济侵略B.加速自然经济的解体
C.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D.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
4 . 明朝《问刑条例》规定:“兴贩私茶,潜在边境,与藩夷交易,不拘斤数,连知情歇家牙保,俱发烟瘴地面充军”。由此可知,明朝(     
A.严格限制海上贸易B.致力于保护私营工商业
C.有效保障市场秩序D.严厉打击对外私贩商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玄宗开元二年始设市舶使。如表是唐玄宗开元二年至宣宗大中四年可考的市舶使任职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        
时间开元二年开元十年天宝初广德元年德宗初开成元年大中四年
姓名周庆立韦某吕太一王虔休李敬实
身份朝官宦官宦官宦官朝官宦官宦官
A.统治者对海外贸易重视不够B.宦官专权严重阻碍对外贸易发展
C.市舶使与藩镇割据相伴始终D.海外贸易发展促进政府职能完善
6 . 据下表可知(     
亚非地区来中国朝贡的国家数量变化
时间(年)1415141914211423
国家数量(个)8171616
A.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影响深远
B.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非洲各国的交往
C.明朝国际影响力一度得以扩大
D.明朝通过航海扩大了手工产品的国际市场
7 .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探索海洋,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和欧洲的新航路开辟是其中的两大壮举。他们的相同之处是(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郑和航线路线图
A.二者的目的和性质相同B.规模和影响相似
C.推动环球交通网络形成D.都曾途经东南亚
8 . 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置市舶司于广州”,以广州知州兼市舶使。宋神宗元丰年间废除州郡兼领制度,改令转运司官员担任市舶司最高长官。宋徽宗时,又改由朝廷直接派人担任专门的市舶提举官。这一变化(     
A.强化了广州的外贸地位B.削弱了地方的财政实力
C.造成外贸管理体制混乱D.加强了中央对外贸的控制
9 . 读如表可知,宋代朝贡贸易(     
A.遵循了“厚往薄来”原则B.已经考虑到市场因素
C.由官府指定的商人主导D.拓展了海上丝绸之路
2022-09-2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第五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嘉靖二年(1523年),细川氏所派船舶凭借已经失效的“弘治勘合”驶向宁波,并与大内氏派遣的船舶在宁波发生正面冲突,导致市舶司嘉宾堂被烧毁,殃及沿途民众。宁波争贡事件以后,礼部请罢市舶司。这表明(     
A.勘合贸易利润巨大B.中日矛盾十分尖锐
C.走私贸易从此兴起D.朝贡体制存在危机
2022-09-2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体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