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汉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被班固的《汉书·地理志》采用,后世学者也频繁引用。此记载(     
A.提供了研究关中经济地位的文献史料B.描述了关中政治经济的客观事实
C.开创了中国古代历史研究的全新领域D.印证了黄河下游地区的繁荣景象
2023-02-12更新 | 421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东汉郑玄说:“大市,人民(奴婢)马牛之属用长券(券,指木牍、竹简制的券书);小市,兵器珍异之物,用短券。”商品交易时,“为券书以别之,各得其一,讼则案券以证之”。据此可知
A.商品买卖的契约形式已被使用B.契约形式成熟和标准化
C.政府的“抑商”政策形同虚设D.实物借贷形式比较普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考古学者从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中整理出二十多种《秦律》的单行条例,并将其汇编成《秦律十八种》。其中不仅有《田律》《厩苑律》《仓律》等农牧业专门法令,还有多次出现“市”“市肆”“南街”等名词的《司空律》《金布律》。这些现象表明当时
A.经济立法得到政府的重视B.严刑峻法加重了百姓负担
C.商品经济获得较快的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得到了调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史记》中关于汉代地方特产的记载明显增多,如西北的畜产、安邑的枣、秦燕之粟、蜀汉江陵之橘、淮北常山河济间之萩、齐鲁之桑麻、渭川之竹、山西木材等。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
A.工商业市镇的出现B.全国性商业流通增强
C.重农抑商成果显著D.手工业技艺水平较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其主要史实有(  )
①中国的养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   ②中亚的葡萄、西瓜、胡萝卜等农作物传入中国   
③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   ④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⑤越南占城稻传入中国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6 . 下图为西汉早期半两钱范(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子)分布示意图。据此可推知,西汉早期
A.商品经济普遍繁荣B.区域长途贸易发达
C.政府币制管控严格D.北方商品经济活跃
7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均输平准,也增加了人民负担。公元前81年,昭帝召贤良、文学赴京师,“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

——摘编自侯家驹著《中国经济史》


(1)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的经济主张。

材料二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2)比较材料二中的两则材料,说明我国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促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以来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的历史作用。
2020-11-1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魏晋时期的政权大都加强对秦岭巴蜀地区栈道的修造和管理,巴山上的斜谷道不仅着眼于关中与汉中,更着眼于入蜀的通道,使“益州为之充韧”。栈道的修造
A.构建了通畅的交通网络B.消除了地方的割据基础
C.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产物D.使中原与巴蜀联系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西汉时期,临邛(今四川邛崃)境内铁矿资源丰富,所生产的铁农具和厨具等通过“南方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输入广大西南夷地区,临邛卓氏家族就因冶铁而成为巨富。这反映出
A.汉代铁器已经推广到了全国B.铁器贸易促进了“汉夷”交流
C.盐铁官营推动边远地区发展D.丝绸之路推动中外技术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读下表,这反映出(               
记述出处
三十一年,……米石千六百。《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汉书·食货志》
(汉高祖)令民铸钱,……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馀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史记·平准书》
A.秦朝苛政严重破坏社会生产B.汉初通货膨胀现象突出
C.商人逐利是市场失序的根源D.盐铁官营政策逐渐失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