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唐代,来华的西方各族人员,人数众多,规模空前。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就居住着来自欧、亚各地的侨民,成为古代的世界大都会。开通的社会风气,使当时长安人的服饰都受到西方的影响。妇女常常身披仿自中印度的披肩,头戴步摇(一种流行于萨珊波斯的耳环),男子汉“着胡帽”,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在沿海和内地的一些城市,更聚居着越来越多的来自西方的客商。

——何芳川、万明《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于外来文化兼容并收的史实。分析这种文化包容状态形成的背景。

材料二   唐代扬州是大江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自安史之乱起,北人大批南下,扬州人口急剧增加。手工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很多外地甚至外国产品也源源而来,遂形成国际性经济都会。由于人口增加和工商业活动的集中,市民及工商业者很多都“侵衢(街)造宅”,结果不仅在扬州沿官河两岸出现了“十里长街市井连”的繁华商业街,夜市也随之兴盛起来。

——摘编自李廷先《唐代扬州史考》


(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朝中期以后扬州商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材料三   文学作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时代的真实性,如陈寅恪认为《桃花源记》反映了西晋末年盗贼并起,中原避难之人或远离本土迁至他乡,“其不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者,则大抵纠合宗族乡党,囤聚堡坞,捃险自守,以避戎狄盗寇之难”,即反映了十六国时期北方人民的历史情况。


(3)尝试写出你所知道的反映唐代历史的一句诗,并说明其所反映的历史内容。你如何看待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
2 . 唐朝城市经济

唐代的邸是一种为商品买卖服务的商业机构。《唐律疏议》中写道:“居物之处为邸,沽卖之所为店”,邸即贮货的仓库,店即卖货的商店。

中国历史上从事代人保管钱财业务的商业机构,就目前所能见到的比较明确的史料而言,最早当是出现在唐代,当时被称为“僦柜”或“柜坊”。

——摘自赵德鑫主编《中国经济通史》


依据以上图文材料,概括唐长安城西市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这些特点产生的原因。
2021-07-1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小饮品,大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唐到宋,饮茶变成广泛的社会需要。王安石曾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也。”

780年,唐德宗下令“税天下茶……十取其一”,开始征收茶税。到793年,“税茶无虚岁”,“每岁得钱四十万贯”成为定制。唐文宗、唐武宗时,禁止民间私卖茶叶。

964年,宋太祖下令在汴京、建安、汉阳和蕲口等地设置榷茶场(茶叶专营专卖场所),并规定“民敢藏匿而不送官及私鬻者”,据茶叶价值多少判罚杖刑和流放刑;主管官吏以官茶私自贸易者,价值五百文即流放二千里。

1077年,宋神宗开始在四川“卖茶博马”(用川茶交易西北诸族的马匹以扩充军马数量),历史上的“茶马法”从这一年开始实行。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时期茶叶销售政策的主要内容,并简要说明其原因。

材料二   进入17世纪后,荷兰人从中国沿海贩运茶并最早将茶叶带入欧洲。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安南成立并力图开展对中国贸易。直到十八世纪上半叶,荷兰东印度公司保持着海上贩运中国茶的首席地位,但1785-1791年间,虽然平均输入荷兰的茶达到3500000磅,不过英国已经遥遥领先了。1843年到1860年,从广州出口的茶叶连续多年几乎全部运往英国。

——摘编自黄时鉴《东西交流史论稿》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近代欧洲进口中国茶叶贸易的变化及原因。

材料三   中国云南是小粒咖啡的重要产地,2011年云南农民张奎买了5000株咖啡苗,并拿出家里的10多亩地种咖啡。张奎的父辈一直种茶叶,张奎本人则在某世界知名咖啡公司的农艺师邬特指导下,习得咖啡种植技术。邬特是位比利时籍农艺师,这位技术人员不仅带来了咖啡公司的种植技术,还把跨国公司的整套收购与供应链都带了过来。每周一到周三,咖啡公司都将“纽交所”当天的咖啡交易价格发给种植咖啡的农民,农民们也可以上网查看价格并选择在价格合适的时候将自己的咖啡豆出售给这家咖啡公司。

——摘编自赵萌《中国咖啡早已“全球化”》


(3)依据材料三指出推动“中国咖啡生产融入全球化”的因素

材料四   饮料在70年代以前还是只有少数人可享用;到80年代,逐渐开始进入家庭、摆上餐桌、销向农村;到90年代,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备的大众消费。随着观念的更新,人们不仅注重饮料的口味,还益发关注饮料健康、营养,乃至时尚的价值。目前我国的饮料市场,已形成茶饮料、果汁及果汁饮料、咖啡饮料、蔬菜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谷物饮料、桶装饮用水、矿泉水等具有资源优势、多品种和谐一家的局面。随着饮料工业规模化、集约化的深入推进,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已涌现了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一些本土品牌逐渐成为主力品牌。

——摘编自《小饮料大江湖》


(4)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饮料业发展。请运用上述材料对这一观点进行说明。
2019-06-18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6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练习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