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如表为宋代有关“交子”的记载。这表明“交子”(     
记载出处
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收入人户见钱便给交子,无远近行用,动及万百贯。街市交易,如将交子要取见钱,每贯割落三十文为利【宋】李攸《宋朝事实》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商人间的贸易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缘于经济重心南移的推动
2 . 庙市是指在寺庙或道观内外举办的定期集市,两宋时全国寺院、道观林立,庙会繁多,比较有名的庙市有大相国寺庙市、东岳庙市、青城山庙市等。史载相国寺庙市“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庙市的出现(     
A.进一步突破时间空间限制B.扩大了商业的范围和广度
C.为商业市镇发展奠定基础D.侧面反映宗教文化的繁荣
3 . 南宋临安“盖东门绝无民居,弥望皆菜圃”;南宋杨万里诗云:“未到衢州五里时,果林一望蔽江湄。”南宋方志记载,“昆山县西三里处有东西杨庄,皆产瓜。”这些可用于研究南宋时期(     
A.南方地区土地所有权的变更B.人口迁徙改变经济重心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得到提升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废弛
4 . 北宋庄季裕的《鸡肋编》记载了洞庭山农户:“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绍兴二年冬,忽大寒,湖水遂冰,米船不到山中,小民多饿死”。这反映出当地(     
A.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结构B.农民对市场的依赖
C.自然灾害影响农民收入D.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宋朝时期铜钱因正常贸易或走私向外输出极多,以致国内铜钱流通不足,发生钱荒。史载南宋时有大臣认为“藩舶巨艘……贩于中国者皆浮靡无用之异物,而泄于外夷者乃国家贵之操柄。所得几何,所失者不可胜计矣”。这表明(       
A.海外贸易直接推动了纸币的产生B.部分官员认识到外贸关乎国家安全
C.走私活动是引发钱荒的主要原因D.宋代铜钱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
6 . 婚姻不问阀阅,直求资财,是宋代比较普遍的现象。庆历年间,身任馆阁之职的凌景阳,与酒店富户孙氏女结婚;吏部侍郎孙祖德,娶富人妻,以规有其财。哲宗年间,许州豪民盖渐,家资巨万计,女三人,“有朝士之无耻者,利其财,纳其仲为子妇”。这反映了(     
A.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B.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质变
C.理学的影响力逐步衰微D.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婚姻观念
2023-05-03更新 | 1033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北省唐县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宋人认为士农工商“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出现了“贱稼,贵游食,皆欲货未耜而买舟车,弃南亩而趋九市”。手工业者和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可以通过科举做官,有些经济方面的重大问题,官府还召集商人到政事堂征询意见。以上材料说明宋代(     
A.重农抑商的政策已经废弃B.弃农从商现象非常普遍
C.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D.工商业者与士地位相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是南宋后期临安府(今杭州)陈宅书铺刊印的《唐女郎鱼玄机诗》,卷尾刊印的“临安府棚北睦亲坊巷口陈解元宅刊",对刻书坊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这一做法(     
A.表明活字印刷术成为主流B.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C.体现了商人社会地位提高D.加强了社会的文化氛围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城市,除了专门的酒楼、茶馆、食店(风味饭店)、肉行、饼店、鱼行之外,还有许多流动商贩,产品包括点心、干鲜水果、肉脯等不下百种。东京城商铺林立,一应俱全,尤其是来自海外的香料铺也出现在街头,说明当时市民百姓阶层也开始使用香料了。宋代政府让各类商人组成行会,并按行业登记在册,否则就不能从事该行业的经营。盐、茶等商品具有特殊性,往往会由政府专营。

——摘编自刘永加《唐宋时期如何活跃消费市场》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国内外严峻的局势催生了国货运动,国民政府工商部严令各省市总商会,国货商品必须冠以国货字样。官办的《广播周报》专门开辟了无线电问答节目,围绕国货访谈展开讨论。此外,民国时期的报馆、杂志社与出版社等亦聚焦于国货运动,登载了各种有关国货运动的文章、评论、条例与统计报告等。在提倡国货运动的声浪中,多数城市富裕家庭衣食住行的必备品至少部分由洋货变为国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商品的相关状况

时间中国进出口状况
197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只有355亿元,不足2018年的千分之二。
1979年中国进口第一批可口可乐,这在当时算得上是奢侈品。此后,惠普、通用、东芝、夏普等品牌陆续进入中国。
1978年到2017年我国出口总额从168亿元提高到15.3万亿元,增长914倍,年均增速为19.1%。2017年中国“双11”购物节吸引了225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第1分钟就有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的买家涌入,手机、服饰、平板电视、笔记本电脑等产品受到海外消费者的热捧。中国人实现了轻松地“买卖全球”,中国则一步步晋升为“世界工厂”,又逐渐转变为了“世界市场”。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人买卖遍全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消费市场活跃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近代消费观念的变化,并谈谈你对“中国人买卖遍全球”的认识。
2023-03-22更新 | 24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宋代的海外贸易在唐代的基础上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与海外各国的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沿海地区对外贸易港口陆续增多,进出口商品数量和品种大为增加,而且对社会经济和国家财政的影响也远远超过前代。其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B.丝绸之路的阻断
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D.商人地位的提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