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朝以前市的发展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漕运是封建王朝通过水路(或附以陆路)向都城或其它指定地点大规模输送粮草的一种经济活动。大运河的开凿就是古代漕运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下表为中国古代几个时期大运河沿线城市发展概况及当时的漕运概况。


——整理自鲍成志《区域经济变迁与中国古代城市体系的演化》、王明德《论中国古代漕运体系发展的几个阶段》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古代漕运发展的一个历史现象,并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阐释。(要求:现象源自材料,论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哳。)
2022-11-04更新 | 36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洛平许济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下表所示呈现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三座城市(镇)的发展状况。

城市
状况全城中部和南部几乎全是宫殿区,占全城三分之二。城西北角的东、画九市,聚集着各种大小商店,出卖各地的货物。同类商店又集中在一处,成为许多市如酒市、牛市、马市羊市等。市内还有官府手工业作坊.
人口约有百万之众。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店、货摊林立。市场上的商品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粮食,还有来自日本、高丽和大食(阿拉伯)等国的货物。在“耍闹去处”,买卖通宵达旦。市内出现了“瓦子”,里面有“勾栏”、酒楼和茶楼有手工作坊主或工场主数千户。他们“靡不借瓷资生”,座佣“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平均每个手工工场主雇佣工人不下百十个。一件瓷器从陶炼泥土到制作陶坯,再到送进窑内烧成根据各个环节和不同工种,均有专门分工。如画者只画不染染者只染不画,以便“一其手而不分其心”。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变化的趋势并概括变化的因素。
(2)从材料二中分别提取甲、乙、丙三座城市(镇)的历史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时期及城市。
2021-04-2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商代可能出现牛耕
B半坡遗址发掘出聚落遗址和生产工具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
C考古发现唐长安城中的坊建有坊墙唐代城市中普遍实行坊市制
D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明代科技水平全面提高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为不同史料关于古代“城”的产生的历史记述。据此可知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记·礼运》
“民保于城,城保于德。”《左传·襄公七年》
“城为保民为之也。”《谷梁传·隐公七年》
“城者,所以自守也。”《墨子·七患》

A.最初的“城”具有军事防御性质
B.商业发展是“城”产生的主要原因
C.城市承担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职能
D.城市规划体现了以人为本设计理念
2019-02-03更新 | 864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第五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