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朝以前市的发展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据《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落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说明当时市场交易限制了
A.交易品种B.区域范围C.买卖时间D.经营规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学作品往往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读下表:



提取表中两个时期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对城市经济状况与文学发展状况的关系加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表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相关记载,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北魏时,洛阳城内市场很多,城西的大市周长近八里,商品种类繁多
刘宋时(南朝政权)商人入巴蜀贸易,携带数百万价值的货物受到刺史限制,引起商人不满,引起骚乱。
建康(今江苏南京)城内建有四市,市内店铺林立;秦淮河两岸商旅云集,交易兴盛

A.南方商业发展超过北方
B.重农抑商政策引发了社会动荡
C.此时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D.南北方城市经济功能均有提升
2018-05-1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5月)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代城邑中已有“市”。西周的市场多设在王宫的后面,并由“市司”管理。战国时,商品交换在市内进行,“过午则散”。汉代长安、洛阳等大城市的“市”与居民区—“里”是分开的,市场的启闭时间亦有严格规定。隋唐时期,市在大城市和各州、县都有设置,“大小市场皆有专官管理”,对擅自翻越坊市间的篱笆、围墙者处重刑。北宋初年,市场不再以墙垣围圈,也不再有定时启闭的门禁制度。明清时期,商品的长距离流通推动跨区域市场的形成,商业城镇逐渐增加。

—根据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原来的国内市场被迫与世界市场接轨。在近代海运和陆运工具变革的推动下,以进出口贸易为主的交易成为各贸易口岸城市商品市场的主要内容。沿海、铁路沿线等城市商品流通的主线,已经不限于以调剂本地市场需求和消费,而是洋货、机制品、土货等程度不同地形成了土货和洋货并存,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并重,以对外贸易和埠际贸易为主的多元的商品流通结构。这就打破了自然经济的藩篱,逐渐建立与世界经济相适应的具有一定殖民性质的市场格局。

—根据李颖《中国近代市场变迁及市场经济的产生》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市”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近代的市场与古代的“市”有何不同?并简析近代市场发展的影响。

5 . 王建在《夜看扬州市》中写道:“夜市街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王建描绘的是
A.唐代夜市的繁荣
B.唐代草市成为地方的商业中心
C.宋代市完备的服务设施
D.宋代繁荣的商业街
6 . 下列文字出自张衡的(西京赋)。其在此描绘了
A.汉代市场内交易盛况
B.唐洛阳市场监管状况
C.汉代长安的坊市形势
D.汉代长安内草市规模
2018-05-0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林州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火箭班)
7 . 在唐代长安的“市”中设有“平准署”,职能是卖出官府不用之物,买进所需物品,根据市场的变化买贱卖贵。对该机构作用认识正确的是(     
A.官府放宽了重农抑商的政策限制B.保证官营手工业在市场的垄断地位
C.朝廷的财政依赖商税和专卖收入D.具有平抑物价和与民争利双重影响
2018-04-2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东汉画像石上的集市图。你认为对该集市图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市的四面没有围墙
B.集市无须定时开闭
C.集市有专门官员管理
D.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9 .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有些故事情节跟长安的“市”有关。以下场景在剧中不会出现的是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市”的内外店铺林立
C.“市”门按时开关
D.“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10 . 汉唐时期,城市大街两旁,没有商店,也没有普通的民居。只有三品以上的高级官僚府第才能临街开门。这一城市布局
A.呈现皇权至上的理念
B.反映市坊界限分明
C.体现了社会等级森严
D.说明经济功能衰退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