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明清时期城市的发展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从周秦至唐代,县以上才可设市,商业中心一般都在城中特定位置,都城商业最繁荣。宋以后,县以下的城郭和乡村允许设市,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迅速。这一变化说明
A.商业中心依赖政治中心
B.商业布局呈现扩展之势
C.商业发展受制封建政权
D.自然经济出现解体趋势
2 . 北宋苏轼诗云:“传呼草市来携客,洒扫渔矶共置樽”;南宋陆游吟到:“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两宋“草市”的发展说明了当时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商业活动已不再受到时间、空间限制B.市场商品十分丰富,且交易公平规范
C.“草市”补充了城市商业,倍受政府重视D.“草市”涌现直接推动了“交子”的产生
3 . 据《元丰九域志·两浙路》记载,北宋时,越、明、温、台四州的市镇分别只有9、3、7、9个,到南宋时已分别拥有53(含草市)、143(其中村坊119处)、9、81(其中村坊60处)个。该现象说明
A.农村中商品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B.北宋政府放松了对工商业的抑制
C.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向广大农村延伸D.商税是南宋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4 . 下列文化现象与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联系密切的是
①古代散文的发展
②宋代话本和词的出现
③世俗画的出现
④明清小说的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17-09-16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时村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5 . 清康熙七年(1668年),被誉为“江左凤凰”的宜兴才子陈维崧北游汴梁,目睹了清代初年开封城的萧条破败,回忆起北宋时期开封城的宫庶繁盛,文思泉浦,挥笔泼墨,写下了“北宋炎楼,漂缈、彤窗绣柱,有多少州桥夜市,仆河游女。一统京华绕节物,两班文武栉箫鼓。叉堕钗斗起落花风,飘红雨”(《卞京怀古》词)。下列有关樊楼的叙述,符合北宋时期历史事实的有
①樊楼旁便是开封城的商业区——市。按当时政府的规定,必须定时开市,定时闭市
②北宋京城文人在深夜里结泮上灯火辉熄的樊楼喝酒看戏
③开封市民喜欢在樊楼附近的夜市游玩购物
④紧邻樊楼不远处便是京城中心的草市,商铺店肆林立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
6 . 袁州在韩愈任刺史的元和年间,被誉为“民俗淳厚”,当时只有17,266户;到了民风尚讼的北宋,已达132,299户,净增115,073户。杨侃说袁州“壤沃而利厚,人繁而讼多”。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专制强化B.商品经济发展C.法制观念淡薄D.社会习俗改良
7 . 《东京梦华录》卷三记载:“马行北去旧封丘门外……新封丘门大街两边民户铺席外,……至门约十里余,其余坊巷院落纵横万数,莫知纪极。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上述材料直接体现的历史信息有
①商业活动打破空间限制
②商业市场内有较为完备的服务设施
③北宋都城的商业繁荣
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 . 宋《梦粱录》载“杭都旧俗,自初一日至端午日,家家买桃、柳、葵、蒲叶、伏道,又并市茭、粽、五色米团、时果、五色瘟纸,当门供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这主要反映了宋朝
A.迷信色彩的风俗沿革
B.商业环境的相对宽松
C.城市职能的发展完善
D.坊市制下的商业发展
10 . 《梦粱录》载:“杭城乃四方辐辏之地……其余坊巷桥道,院落纵横,城内外数十万户口,莫如其数,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据材料可知,此时的杭州城
A.“坊”与“市”界限已经被打破B.出现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
C.政府对商业活动有着严格的监管D.政府在城中特定区域设市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