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北宋时期,各路均设转运使负责把地方财赋转运到中央。但江淮荆浙发运使不是一个普遍设置的官职,而是一个特别的职务,只管发运淮南、江南、荆湖与两浙六路的粮食到首都地区。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北宋时期
A.南方地区得到普遍开发B.长途贩运贸易高度发达
C.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D.区域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明代广东和福建甘蔗产量最大,但至清代,由于福建烟草和茶叶种植与甘蔗争地,广东的甘蔗生产已超过福建。这表明清代
A.经济重心移至闽广地区
B.区域经济特征日益明显
C.广东经济逐渐超过福建
D.地理环境影响经济发展
3 . 明代中叶以后,江南湖州的农民大部分种桑养蚕,山东、河南许多农民种植棉花,湖广一带的农民则以种粮为主,苏州、福州、松江等地的人多从事纺织业。这种现象
A.说明了南北经济的差异
B.推动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加速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
2019-07-1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卷
4 . 唐朝后期由于关中地区经济的衰退,漕运困难,皇帝多就食洛阳。这种现象
A.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B.促使政府加强对黄河下游的管理
C.推动政治中心的东移
D.表明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2018-08-2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县域优质高中协同发展共合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研究表明,宋代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当时在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是
A.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B.粮食生产的大力增长
C.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D.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6 . 两宋时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而到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苏湖地区指江浙地区,湖广地区指洞庭湖流域)。这种变化说明
A.江浙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出现转型的趋势
B.江南地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湖广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之地
D.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