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中国古代主要王朝的都城

秦朝西汉东汉西晋隋朝唐朝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
咸阳长安洛阳长安长安长安开封杭州北京初为南京,后移北京北京

材料二   1、图2是中国古代两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的人口密度图。

——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上材料一表格内容,围绕“定都”这一主题,提出一个问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所学知识予以解释。(要求:问题须具体明确,解释须史论结合。)
(2)分别提取材料二中图1、图2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020-11-0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宋朝赋税收入情况表。该表可以用来说明南宋时期(     

朝代

项目

南方诸路

北方诸路

北宋(1045年)

赋税

3581.1万

4509.5万

南宋(1196年)

赋税

6000万

1431.9万

A.中央集权的加强B.南方经济地位上升
C.国家财政的改革D.民族之间交流频繁
3 . 下表为晋、宋时期颁布的相关诏令。
时间内容
晋元帝大兴元年(公元318年)“徐、扬二州,土宜三麦,可督令煤地,投秋下种。”
宋元嘉二十一年(公元 444年)“南徐、兖、豫及扬州、浙江西属郡,自今悉督种麦。”
宋孝武帝大明七年(公元463年)“今二麦未晚,甘泽频降,可下东境郡,勤课垦殖。”

这些诏令反映了
A.小麦是当地主要农作物B.政府有意推动南方开发
C.农业耕作方式依然落后D.气候条件适合农业发展
2022-04-04更新 | 301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下表反映了我国古代的某一经济现象,这一经济现象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中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中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南宋1124076062.9%662429637.1%

A.饭稻羹鱼,火耕水耨B.一岁或稔,数郡忘饥
C.赋之所出,江淮居多D.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中国古代人口地理分布变化表。据此,解读正确的是
区域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西汉唐朝明朝清朝
黄河中下游地区42.830.430.4120.0
江淮地区15.223.475.7262.9
A.表明了国家经济政策的改变B.拉大了两地生产力水平差距
C.反映了古代经济格局的变化D.催生了传统耕作方式的革新
6 . 运用下表(《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可以说明
A.经济重心逐渐南移B.南方商业超过北方
C.政治中心移到南方D.民族交融逐渐加强
2021-02-0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20-21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统计,北宋新建书院71所。南宋时期,理学大师们纷纷将关注的目光转向书院这一独特的教育机枃,书院数量较前朝更加蔚为壮观,新建书院300多所,理学家们在此讲学、辩论,书院成为理学传播的中心。下表为南宋书院和进士数量分省统计表:


省份书院数进士数省份书院数进士数
安徽14695广东20269
江苏182306贵州10
浙江603900四川152525
江西1013697湖北433
福建484525湖南29441

——摘自李兵《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


从材料中提取南宋书院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分析。(要求:所提取信息有效,表述成文,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2021-11-20更新 | 10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8 . 下表反映了北宋江南与全国农村劳动力变动情况。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时间

江南地区

全国

户数农村劳动力人数户数农村劳动力人数
太平兴国五年349283890672641850016367125
元丰元年112033128568441660395442340082
崇宁元年126576232276931811394546190560

A.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B.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
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D.江南开发促进劳动力增长
2021-06-2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唐朝后期南北户数升降比较表。此表说明(     
项目天宝元年(742年)户数元和年间(806-820年)户数下降幅度(%)占全国户数比例(%)
北方3 736 652866 88776.836.52
南方3 117 6241 506 54851.6863.48
总计6 854 2762 373 43565.73100
A.政局变化影响户数增长B.南方户数呈现增长趋势
C.经济重心南移步伐放缓D.北方人口躲避战乱南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中国谚语为研究历史提供了许多珍贵而有价值的资料。对下表谚语解读正确的是
选项谚语解读
A“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体现了中国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B“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说明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苏湖熟,天下足”折射出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D“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长途贩运的特征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