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多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B.江南地区政局相对安定
C.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D.江南农产品商品化明显
2 . 北宋时期,山西人司马光主张按照行政区划分配科举录取名额;江西人欧阳修主张按照才学录取。后来,参加争论的人非常多,上至皇帝,下至一般官员都参与其中。这反映宋代
A.地方势力影响政治决策B.科举选才标准不一
C.社会发展存在区域差距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3 .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出现“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A.三国鼎立局面出现B.少数民族内迁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丝绸之路开辟
2021-03-0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代王朝非常重视漕运,秦汉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宋“辇越而衣,漕吴而食”,漕运转变为东南至西北方向;及至元明清三朝,由南至北,“两浙之富,国用所恃”。这反映了我国古代
A.农业区域化专业化B.北方对南方的压迫
C.区域长途贩运出现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6 . 下表是宋代书院及宰相籍贯分布情况统计。
宋代书院分布情况(单位:个)地区河北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湖北
数量3411292017
宋代宰相籍贯分布情况(单位:人)北宋南宋
河南183
浙江420


从中可以得出,宋代
A.科举录取人数南北差距明显
B.思想文化的地域性色彩突出
C.中原地区的文化中心地位优势渐失
D.南方地区在学术领域占据统治地位
7 . 下面分别是唐宋时期中国古代书院分布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书院分布图


材料二   宋代书院分布图


——出自邓洪波等《中国书院制度研究》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宋代书院分布出现的新变化。
(2)结合史实,概括这些变化出现的原因。
8 . 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以下谚语能反映这种转移完成的是
A.无徽不成商
B.扬一益二
C.苏湖熟,天下足
D.湖广熟,天下足
9 .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
A.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
B.苏州和湖州成为人才汇集之处
C.江南广泛种植原产美洲的作物
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2019-09-22更新 | 1778次组卷 | 59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10 . 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中原人口的日渐流失
B.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
C.政治经济格局的变迁
D.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