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7 道试题
1 . 从下面的“人口迁徙示意图”可以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B.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C.中原人口大量迁往江南D.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往中原
2023-11-10更新 | 337次组卷 | 27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图反映了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是(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南方政权重视农业
2023-11-06更新 | 24次组卷 | 23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784年,关中因为战乱、米价上涨,长安经济困难。786年,京城禁军军粮无法保证,出现兵变危险。浙江东西道节度使韩滉运米三万斛供给朝廷,解除了唐德宗的燃眉之急。此事反映出当时的唐朝(  )
A.藩镇割据并未影响到中央集权B.在经济上一定程度依赖东南藩镇
C.各地藩镇积极支持拱卫唐朝廷D.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了江南地区
2023-02-0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A.铁制农具的普及提高了生产效率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
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D.北民南迁带去劳动力和生产技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元时期流行“苏湖熟,天下足”,明清时期变成了“湖广(湖南、湖北)熟,天下足”,这两句谚语的变化表明(     
A.明清时期两湖地区取代江浙成为粮食主要产区B.因战乱破坏,宋到明清江南地区农业日益萎缩
C.明清时期江浙地区转型为重要工商业发展中心D.明清时期全国经济的重心转移到长江中游地区
2023-01-02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6 .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手工业分布示意图。该时期是(     
A.汉代B.唐代C.明代D.清代
2022-12-1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西晋时期“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北方人常常谴称南方人为“鱼鳖之徒”,至北魏时期,京城各郡食鱼之人渐多,甚至出现了“洛鲤伊鲂,贵于牛羊”的景象。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经济中心转移到南方B.南方地区经济影响力的提升
C.北方战乱影响畜牧业发展D.人口迁移带动食物结构变化
2022-12-10更新 | 326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列三幅地图体现了同一历史现象,其影响是(     
A.导致了藩镇割据B.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C.推动北方经济开发D.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2022-12-0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太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图为唐天宝元年(742年)人口密度图。这反映出当时(     
A.户籍管理更加严格B.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全国人口大幅增长D.南方开发程度超越北方

10 . 《史记》中描述江南地区地广人稀,不少地区还处在刀耕火种的水平;南朝沈约的《宋书》中却描述江南地区“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表明(     

A.耕种技术出现变革B.经济重心移至南方
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D.北方农业水平落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