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原人口外迁和经济重心南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简表

时期特色
先秦时期.“东郭民有祖朝者,上书于晋献公曰:'愿请闻国家之计。’献公使人告之日:"肉食者已虑之矣,藿(豆类作物的叶子)食者尚何预焉?”
汉初《淮南子》认为“口好味,接而说(悦)之,不知利害",是属于“嗜欲”,“重于滋味'是一种“邪气”
魏晋毕茂世(卓)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
到了唐代,稻米又取代了粟在粮食作物中的首席地位,麦类在唐后期又取得了与粟并驾齐驱的地位,从而形成了稻、麦、粟这样的主食结构。

——摘编自黎虎《略论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研究》

材料蕴含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诸多信息,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所拟论题明确,阐述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22-02-25更新 | 378次组卷 | 8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年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大力推广蚕桑、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同时,实行货币地租,明万历年间,全国大多数地区已经实现赋役货币化。据统计,至万历末年,御用消费、土木工程、官俸支出等项目均已折银,北方各边的年例银也增至每年近500万两。晚明时期,在扬州业盐的秦、晋、徽三希商人,资本总计不下3000万两,“藏锥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并出现了从事羊毛生产和经营蔬菜副食品生产等类型的专业市镇。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在万历二十四年出现了“张位秉政,前卫千户仲春请开矿,位不能止''的现象,朝廷向各地派遣矿监税使对工商业者大肆掠夺,严重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晚明全方位的社会转型在清代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摘编自王潜《晚明经济因素与晚明社会变迁初探》

材料二   自晚清以来,由于受到西潮的影响和冲击,工商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江南士绅中,一部分转化为新式的近代知识分子,一部分因经营丝织业而成为巨富,甚至出现“绅商”并称的现象,比如,清末南浔庞氏家族以经营蚕丝发家,发展为南浔“四象”之一。1916年,由江南丝业公会董事梅屐中等发起,仿上海的商业组织,成立的镇商会等商业组织,后经北京政府农商部批准,发展为包括南浔镇商会、丝业同业公会、酱酒业同业公会等机构的专门商业组织。民国以来,江南地区甚至还出现了贫儿教养院、育婴堂、承济善堂、老人堂、游民习艺所等慈善机构,但近代江南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仅是局部的缓慢变迁,并未出现根本性的社会转型。

——摘编自良友兴《从传统走向现代:一个江南市镇社会结构在近代的嬗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明时期江南经济变迁的表现及制约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时期江南经济变迁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晚明及近代江南经济变迁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