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重农抑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北朝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指出:“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缺)而不录。”这段话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是
A.鼓励民众经商B.倡导中央集权C.重视农业生产D.主张唯才是举
2 .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2020-10-26更新 | 294次组卷 | 129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一检测历史试题
3 . 清代商人地主“以末致财,以本守之”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A.导致手工业扩大再生产缺乏资金
B.造成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
C.政府崇本抑末,限制手工业生产
D.影响海外贸易,导致闭关政策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

材料二   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西台漫记》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

材料四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

材料五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


(2)根据材料三、四、五,概括明清时期的主要经济政策。

材料六   “农为天下之本分,而工贾皆其末也……工贾取其利,而失之义,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雍正王朝》


(3)材料六反映了什么思想?请简要评价此思想。
2020-04-3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南区)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世纪,乾隆帝在给英国国王的“敕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说明
①乾隆帝坚持闭关锁国政策②当时中国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③当时英国经济比中国经济落后④清朝统治者政治短视盲目自大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20-03-2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这一政策从战国到明清从统治阶级到普通百姓根深蒂固影响了中国几千年,这一政策是
A.均田制
B.重农抑商
C.闭关锁国
D.海禁政策
2019-09-2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昌平临川育人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列材料反应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思想的不包括
A.明太祖: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B.明太祖:申禁人民不得出海与外国通商
C.雍正帝: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D.雍正帝: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
8 . 《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史料的主要反映中国古代的:
A.朝贡
B.重农抑商
C.“海禁”
D.闭关锁国政策
2019-08-2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淀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据史书记载,东汉人崔寔(shí)在父亲去世后,变卖田宅修坟墓,资产用尽后乃以酿酒贩卖为业,时人多以此讥笑他。崔寔以此为业,只是“取足而已,不致盈余”。此现象反映了当时社会
①农本商末的经济观念
②宗法等级的政治观念
③尊亲尽孝的家族观念
④自给自足的生活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9-07-08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我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①形成于战国时期
②长期保持了社会的稳定
③是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政策
④在封建社会中始终发挥着积极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