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嘉庆、道光时期,面对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的频繁活动,清政府以保留广州一处通商,并由官府特许的商人代管对外贸易来应对。这一官府特许的机构是(     
A.转运司B.榷场C.市舶司D.“十三行”
2 . 从康熙二十三年到道光二十年(1684-1840年),清政府先后颁发《防范夷商规条》《民夷交易章程》等,不许商民侨居国外,不许到南洋、吕宋等处贸易,并先后严禁军器、铁器、铁锅、米粮、书籍等的出口,甚至连传统产品以及蚕丝也不准出口。这些规定(   
A.绝对禁止了中外贸易往来B.根本上消除海上走私及海盗行为
C.保护了本国商品经济的发展D.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3 . 1757年,乾隆帝宣布:“嗣后口岸定于广东,外来商船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这一做法(     
A.规范了中外贸易B.阻滞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
C.强化了闭关锁国政策D.保护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4 . 清代外销瓷大部分是根据欧洲市场的需求定制宗教题材或家族纹章的瓷器,大约从康熙晚期开始,订购商大多只从景德镇购买白瓷,在广州指导监督画工完成图案绘制后烧制出釉上彩绘瓷器,形成融汇中西特色的广彩瓷器。由此可知
A.瓷器销售被十三行所垄断B.外商管理政策影响瓷器制作
C.广彩瓷器是官窑瓷器代表D.交通条件造成对外贸易不便
2022-06-05更新 | 1942次组卷 | 16卷引用:浙江省普通高中浙里明史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联考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该政策是
A.君主专制B.奏折制度C.闭关自守D.八股取士
6 . 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的苏州盛泽镇上的施复夫妇,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他们织出的绸缎光彩润泽,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人们争相购买。几年后他们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施复夫妇意再添织机两百台,然官府不允,屡次扩资,均被压制。施复又请来船户,打造远洋帆船,意欲出海牟利,却反被官衙以勾结海盗的罪名强行收押。这个故事所反映的明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
①明代丝织业中已有了雇佣生产特征        ②中国经济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手工业者受观念影响缺乏进取精神        ④朝廷的抑商政策不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A.①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功者,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尔喀降,合为十”。

——乾隆《御制十全记》

材料二   “吾实未见中国禁止外人在北方各埠贸易之规定明文。……不过华人欲掩其真正动机,而不欲宣诸口者。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有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

——马戛尔尼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清朝前期为维护西北疆域所做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朝的对外政策,并分析其动机。结合所学,并概述该政策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8 . 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这一做法
A.断绝了中外的一切经济交往B.有效维护了清朝的疆域版图
C.不利于清朝海外贸易的发展D.提高了清朝政府的国际地位
9 . 清嘉庆帝给英王的敕谕中说“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但能倾心效顺,不必岁时来朝始称向化也。”该敕谕不能反映清朝
A.抱有天朝上国的心态B.欢迎英国定期朝贡
C.拒绝与英国扩大贸易往来D.统治危机逐渐显露
10 . 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只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从此,船员只得在内地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这表明
A.明朝鼓励民间贸易B.明朝禁绝朝贡贸易
C.明朝造船技术落后D.明朝实行海禁政策
2021-12-25更新 | 298次组卷 | 52卷引用:浙江省东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