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中华海洋文明源远流长,海路绵延,联通中外。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海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认知,不正确的是(       
A.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瓷路”
B.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商品远销东欧、北非
C.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D.明清时期,禁止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
2022-06-14更新 | 4791次组卷 | 33卷引用:2022年6月浙江高考历史高考真题
2 . 清代外销瓷大部分是根据欧洲市场的需求定制宗教题材或家族纹章的瓷器,大约从康熙晚期开始,订购商大多只从景德镇购买白瓷,在广州指导监督画工完成图案绘制后烧制出釉上彩绘瓷器,形成融汇中西特色的广彩瓷器。由此可知
A.瓷器销售被十三行所垄断B.外商管理政策影响瓷器制作
C.广彩瓷器是官窑瓷器代表D.交通条件造成对外贸易不便
2022-06-05更新 | 1953次组卷 | 16卷引用:浙江省普通高中浙里明史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阶段性联考模拟历史试题
3 . 明隆庆初年,“ 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2019-01-30更新 | 3426次组卷 | 52卷引用:2016届浙江杭州五校联盟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卷
4 . 从康熙二十三年到道光二十年(1684-1840年),清政府先后颁发《防范夷商规条》《民夷交易章程》等,不许商民侨居国外,不许到南洋、吕宋等处贸易,并先后严禁军器、铁器、铁锅、米粮、书籍等的出口,甚至连传统产品以及蚕丝也不准出口。这些规定(   
A.绝对禁止了中外贸易往来B.根本上消除海上走私及海盗行为
C.保护了本国商品经济的发展D.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船队必须持有礼部颁发的通行证,才可以在市舶司所在地的港口上岸,一面进行贸易,一面等候朝廷的入京许可。一旦获得许可,船队便在官员护送下前往京城,下榻会同馆。(船队)在向朝廷递交国书、贡献方物后,携带的货物才可以在会同馆附近进行交易。”该材料反映的是(     
A.汉朝丝绸之路贸易B.唐朝汉志商道贸易
C.明期的朝贡贸易D.晚清通商口岸贸易
6 .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在给闽浙总督的上谕里写道:“浙省宁波虽有海关,与广省迥异。且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若不立法杜绝,恐将来到浙者众,宁波又成一洋船市集之所,内地海疆紧要。”这份上谕说明当时
A.粤海关一口贸易体制已确立B.宁波成为重要通商口岸
C.对外贸易以政权安全为前提D.天朝上国观念遭到冲击
2022-05-18更新 | 372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Z20名校联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谈及明清时期的经济政策,有学者认为,“海禁一直是明清海洋政策的主要基调,但官方在经略海疆时也出现过退却”。下列各项属于清代官方“退却”表现的是
A.朱元璋屡次宣布“通番禁令”
B.乾隆宣布关闭江浙闽三海关
C.顺治年间颁布“海禁令”“迁海令”
D.雍正时一度“开闽省洋禁”,允许浙江“一体贸易”
8 . 1793年乾隆皇帝复英王乔治三世信:“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锦为西洋各国必要之物,是以恩加体恤。”导致乾隆形成此观点的根源是
A.清朝统治面临着内忧外患B.封建统治者的短视和无知
C.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D.长期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成功的大一统帝国,必然也是能够成功与商人集团合作,接纳商贸秩序的帝国。唐王朝得到粟特人的协助,得以成功地经略西域,一旦双方决裂,唐人变成文化保守主义者,他们也就永远失去了中亚。宋元能够从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中获得好处,也是因为友善阿拉伯商人。明初一旦禁海,有不在少数的临海子民参与或主导倭寇组织。

——摘编自张笑字《商贸与文明·现代世界的诞生》

材料二   长期以来,穆斯林商人一直是欧亚商路的主宰者。从7世纪开始,来自波斯、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水手和商人开始学着借助季风的力量前往印度。到8世纪20年代,穆斯林水手最远到达了中国的沿海地区。唐朝对外来文化采取了非常开放的态度,中国的艺术明显受到波斯和阿拉伯的影响。宋朝依然与伊斯兰世界进行贸易。

——摘编自(英)安德鲁《世界史》


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商贸与文明”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2-07-15更新 | 593次组卷 | 11卷引用:浙江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选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2019-01-30更新 | 1883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文综历史部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