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下表为史籍有关明朝前期的记述。据此可以认定的是,当时(     
记述出处
(1381年)“禁频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明太祖实录》
(1390年)诏令“若沿海军民官司纵令私相交易者,悉治以罪”《明太祖实录》
(1394年)“缘海之人……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明太祖实录》

A.海上走私活动猖厥B.政府严厉禁止海外贸易
C.远洋航行蓬勃开展D.沿海地区深受倭寇骚扰
2 . 如图可以用来说明,清代前期
A.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B.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加强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逐渐缓慢D.政府对外政策趋于保守
2021-09-1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2届新高三上学期开学定位考试历史试题
3 . 明清之际,世界历史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世界各地区由分散到开始连为一体。在这一形势下,明清政府
A.严格限制对外交往B.有限发展资本主义
C.厉行重农抑商政策D.积极顺应世界潮流
4 . 雍正五年废除南洋贸易禁令,但仍规定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乾隆二十九年,弛禁生丝及丝织品出口(实只准出口少量粗丝),国内商人可以东洋办铜的名义搭配少量绸缎出口。嘉庆年间又在通过行商卖给外国人的名义下取消茶叶出口禁令。材料实质上反映了清代在康乾以后
A.坚持闭关锁国政策B.海禁松弛但有诸多限制
C.官府仍然垄断外贸D.正缓慢地走向对外开放
2019-12-01更新 | 382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的作者陈旭麓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
B.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
C.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
D.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
2019-04-12更新 | 610次组卷 | 5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有关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20世纪50至60年代的学者大都认为它具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作用(“自卫说”)。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者对这样的认识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它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自杀说”)。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史学家自我否定说明评价标准缺失
B.史学家视角不同会导致结论不同
C.两种观点互相矛盾,都缺乏正确性
D.“自杀说”比“自卫说”更正确
2018-05-13更新 | 234次组卷 | 32卷引用:河南省沁阳市永威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3次周考历史试卷
7 . 从下面的材料可见,当时高其倬(1676-1738)曾上奏雍正帝:“福、兴、漳、泉、汀五府地狭人稠,无田可耕,民且去而为盗。出海贸易,富者为船主、为商人,贫者为头舵、为水手,一舟养百人,且得余利归赡家属。曩者设禁例,如虑盗米出洋,则外洋皆产米地;如虑漏消息,今广东估舟许出外国,何独严于福建?如虑私贩船料。中国船小,外国得之不足资其用。臣愚请弛禁便。”
A.闭关锁国政策受到质疑
B.重农抑商政策不得人心
C.东南沿沟遭到西方侵扰
D.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