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有史料记载,在1840年之前,西方人不能带军器进入广州,“夷妇”也不许进去,以防“盘聚之渐”。这反映当时清政府
A.坚持维护广州民众利益
B.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D.禁止发展中外贸易
2 . 有史料记载,在1840年之前,西方人不能带军器进入广州,“夷妇”也不许进去,以防“盘踞之渐”。这反映当时清政府
A.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B.禁止发展中外贸易
C.坚持维护国家安全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3 . 有史料记载:“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只保留粤海关一口贸易到五口通商开放的80年间,更总括了全国的进出口贸易,广州的对外贸易有‘金山珠海,天子南库’之称。”这表明
A.统治者不再推行海禁政策
B.清政府十分重视对外贸易
C.一口商业是官方垄断
D.一口贸易体现出清政府的适当开放政策
4 . 下列各史料片断,可用来研究明太祖“海禁”政策的背景的是(   )
A.“逾年,新倭人至,屡寇浙东三郡”
B.“且闻华民惯见夷商获利之厚,莫不歆羡垂涎”
C.“英吉利在西洋诸国中较为强悍”
D.“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乾隆称;“关口征纳米税,虽每石所收无几,商人藉口额课,势必高抬价值。是取之商者仍出之民也。……每遇1地方歉收“…-关口商贩米船,概给票放行,免其上课,皆以为民食计也”,“乃数年来,税免而米豆之价不惟不减,且昂贵时或有加”。这段话表明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B.免税的目的是维护封建剥削
C.粮食的商品化趋势增强D.经营粮食的商人并没有受益
2013-12-24更新 | 7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甘肃省武威六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