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清代前期的196年中,海禁不过39年,其余157年的海外贸易基本上是开放的。……规定海外贸易在些时最大的港口广州进行,本身就是一种开放,而在南洋地区的欧洲殖民地国家,中国商人均不受“只许在广东收泊贸易”的限制。

——黄启臣《清代前期海外贸易的发展》《历史研究》1985年第4

材料二   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又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实打“闭夫锁国”政策。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于清朝“鸦片战争前”的对外政策,你认同材料一、二的哪一观点?请依据材料或所学知识说明理由(仅列出观点,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2 . 闭关锁国政策是明朝海禁政策的延续和发展,这两大政策都是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对外贸易,从而导致了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2020-10-26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单项练习-判断题(100道)
4 . 1757年,清政府规定:一切外国进口货物一律由官方特许的“十三行”承销,内地出口货物也由“十三行”代购,进口货物的价格概由“十三行”决定。这表明清政府的对外政策是
A.重农抑商
B.对外开放
C.鼓励私人贸易
D.闭关锁国
2019-04-2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省级联考】河北省2014届高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明代某士人指出:“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一旦禁止,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万一乘风揭竿,扬帆海外,无从追捕,死党一成,勾连入寇。”这一言论意在说明
A.闽省之民皆以海为生
B.闽省渔业发达的原因
C.沿海贸易网络的形成
D.海禁政策的弊端所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