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 道试题
1 . 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全世界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决斗中被打垮。”马克思认为“大帝国……被打垮”的主要原因是(   
A.愚昧自大,故步自封,闭关锁国B.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
C.增设军机处,强化君主专制D.自给自足,重农抑商
2 . 明清时期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重农抑商、__________________政策。
2020-12-02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清代前期的196年中,海禁不过39年,其余157年的海外贸易基本上是开放的。……规定海外贸易在些时最大的港口广州进行,本身就是一种开放,而在南洋地区的欧洲殖民地国家,中国商人均不受“只许在广东收泊贸易”的限制。

——黄启臣《清代前期海外贸易的发展》《历史研究》1985年第4

材料二   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又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实打“闭夫锁国”政策。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于清朝“鸦片战争前”的对外政策,你认同材料一、二的哪一观点?请依据材料或所学知识说明理由(仅列出观点,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4 . 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以后有了很大的发展,到明中期以后日渐衰落,其原因主要是
A.新航路开辟,旧航线日渐萧条B.明清时期中国的商品经济衰落
C.国人思想保守,不愿出海贸易D.明中期以后对外政策日趋封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一上·浙江温州·期中
名校
5 . 《明史外国传》载,万历时,闽人商贩至吕宋(菲律宾古国之一)者已数万人,“往往久居不返,至长子孙”。据此可知,明代
A.未禁绝对外贸易活动B.官方贸易限于东南亚国家
C.已无法实施朝贡贸易D.“海禁”政策并未真正推行
6 . 清初,政府颁布法令,严禁“商民船只私自下海”,规定“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这一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
A.沉重打击了海外航运业的发展B.直接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C.使我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D.导致沿海商民的经济收入锐减
2020-11-03更新 | 481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模拟题精选: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7 . 闭关锁国政策是明朝海禁政策的延续和发展,这两大政策都是严格禁止任何形式的对外贸易,从而导致了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2020-10-26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单项练习-判断题(100道)
8 . 明朝正统九年二月,广东潮州府民滨海者,纠诱傍郡亡赖五十五人私下海,通货爪哇国。正统十年三月,福建缘海民有伪称行人正使官,潜通爪哇国者。由此可见明代
A.开放对爪哇国贸易
B.民间贸易突破海禁政策
C.海禁政策走向瓦解
D.对外走私已成普遍现象
9 .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B.积极发展国内商品经济
C.加强发展陆路交通D.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2020-09-02更新 | 154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0年陕西省西安市五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所起的相似作用在于
①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②延续了自然经济的瓦解过程
③延续了汉唐以来对外交往的局面④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