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双屿港与全球贸易

材料一明初,政府撤销自唐朝以来就存在的宁波等地的市舶司,只允许有朝贡关系的国家来华贸易,严禁民间与外国贸易。然而,沿海商人为了生计,仍冒险与外商进行走私活动。1517年,葡萄牙遣使来华要求通商,因不在朝贡国名单中被驱逐出境。葡萄牙人只能在海上与中国走私商人交易。

之后,中国商人引葡萄牙人来到宁波港外的舟山群岛,葡萄牙人未经明政府的允许,就将六横岛和佛渡岛开辟为双屿港,并在此建房、修港口、成立自治的市政机构。来自美洲、欧洲、日本的白银、珍珠、皮货等源源不断运到这里,向中国走私商人换取丝绸、瓷器和茶叶等,逐步形成了当时亚洲最大的国际自由贸易港。

1548年,明朝政府派兵攻入双屿港,用木石“筑塞双屿港而还,番舶后至者不得入”,这个国际自由贸易市场自此消失。其后,葡萄牙继续寻找新的中西贸易中转站,1553年获得澳门租住权,最终葡萄牙和西班牙构建了澳门—果阿—里斯本航线及澳门—马尼拉—阿卡普尔科航线,钩织出一个全球贸易网络。


——摘编自王颖《双屿港命运与东西方历史的分野》等

材料二16世纪重要商路示意图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评析双屿港的兴废。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澳门—果阿—里斯本航线及澳门—马尼拉—阿卡普尔科航线对欧洲商业的影响。
2 . 图1、图2、图3分别是汉代、宋代、明代的丝绸之路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指出图1丝绸之路形成的背景。
(2)从图1到图2,“丝绸之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概括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3)图3中“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但很快归于沉寂。对其原因进行简要解析。
3 . 世界经济贸易。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据《白银资本》等整理


(1)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应该是哪个地区?请以其中一个国家为例,说明其对外贸易的途径和主要商品。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4 . 下图为18世纪中外金银比价(单位:每两黄金合白银数)示意图。据此可知
A.18世纪的中国曾出现贸易危机B.闭关锁国使得清朝外贸日渐萎缩
C.清中叶中外贸易联系渐趋密切D.清政府实施较为宽松的贸易政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