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明清政府面对境内反对势力、“倭寇” 及西方早期殖民势力,采取“迁界”“海禁” 等措施,企图依靠远离海洋、抑制民间海上贸易来固守疆土,抵御外敌。这反映出(     
A.封建制度衰弱无力抵抗劲敌B.明清的统治者海洋意识淡薄
C.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明清的统治者忧患意识强烈
2 . 清朝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迁海令”……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入海;乾隆二十二年又关闭江、浙、闽三海关,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以下对“闭关自守”政策分析有误的是(     
A.实质上是官方垄断贸易B.外商在华贸易受到限制,民间贸易已被禁绝
C.力图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D.给后人的启示是:“避免虚骄,顺应潮流”
3 . 明初统治者致力于在东西洋和西域全方位外交,采取了“守备为上、不征诸夷国”的外交政策。除永乐年间偶然的主动出击外,明代大部分时间都采用了强调夷夏之分的保守政策。这说明,明代外交(     
A.避免了外来势力进犯B.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
C.隔绝了与世界的交往D.使海上贸易走向繁盛
4 . 1757年,乾隆帝宣布:“嗣后口岸定于广东,外来商船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这一做法(     
A.规范了中外贸易B.阻滞了列强对华经济侵略
C.强化了闭关锁国政策D.保护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海洋走私从宣德年间开始一直和朝贡贸易相伴随,到成化年间愈演愈烈,沿海民众赴外洋“接买番货”,将之运到内地售卖;朝贡使臣和沿海兵勇利用官方便利夹带私货,进行走私。该现象说明(     
A.明朝时我国手工业发达B.利润丰厚令人们铤而走险
C.朝贡贸易导致海洋走私D.政策失当致商业行为变异
6 . 明朝建立后,对内事务中,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对外事务中,为垄断对外贸易并使之全面官营化,限制或禁止非官方渠道的对外贸易,将海外贸易严格限制在朝贡范围内。这反映了海禁政策的实施是(     
A.专制制度强化的结果B.重农抑商思想的体现
C.官民商业争利的产物D.压制倭患的主动选择
7 . 明朝建立后,对外事务中限制或禁止非官方渠道的对外贸易,将海外贸易严格限制在朝贡范围内。这反映明朝实施了(     
A.海禁政策B.重农抑商C.铁器牛耕D.小农经济
8 . 明朝初年,“虑及对外贸易在经济上的必要性,以及谨防这些外国与中国商人”,明太祖朱元璋以更严格的海禁,“提升国家垄断的朝贡贸易这条管道”。这一政策(     
A.源于民间对外贸易盛行B.禁绝了民间私自贸易
C.不利于宣扬明朝的国威D.违背了时代发展潮流
2022-07-1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康熙开关”后,清政府曾经于康熙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公元1683年—公元1684年),先后在粤(广州)、闽(福州)、浙(宁波)、江(上海)四个地方设置了海关,这是“海关”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乾隆五十二年,四个通商口岸只留下广州一个,其他三个全部关闭。这一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A.绝对禁止了商民与海外的贸易B.使上海的发展落后于广州
C.沉重打击了海外走私业的发展D.使大清日渐脱离世界大势
10 . “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2022-01-12更新 | 370次组卷 | 47卷引用:四川省泸州高级中学校2018—2019学年度下期高二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