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明神宗万历十二年(1584年),利玛窦到达广州,自制《万国图志》。万历三十年太仆寺少卿李之藻出资刊行,曰《坤舆万国全图》。随后一批学者绘制的《舆地山海全图》《舆地图》《山海舆地全图》《缠度图》等“世界地图”里包括五大洲在内的许多地理名称有《坤舆万国全图》的痕迹。这批地图(  )
A.冲击了传统的“夷夏观念”B.促使统治者改变了锁国政策
C.影响当时学者看世界的视野D.带动了中西文化的长期交流
2 . 隆庆帝(明穆宗)元年(1567年)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从此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隆庆开关
A.加重明朝后期的海防压力B.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时期
C.使得白银大量外流D.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3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3831349年间,瘟疫以惊人的速度扩散到整个欧洲。在这场灾难中,死亡人数是无法被确知的:但我们知道,欧洲损失了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在部分人口密集的域镇,死亡率甚至超过了50%、此外,修道院也是重突区之一,大堂国照顾垂死的人而染病身亡。

——摘自朱迪斯·M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第10版》

材料二   年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13001500


——摘自朱迪斯·M   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第10版)

材料三   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提出过“世界时间”的概念。依据他的观点,人类文明的进步并不均衡地发生在地球的每一个地方,相反,它只出现在少数的两到三个地方,这些地方所呈现的景象代表了那个期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下表是不同时期“世界时间大挪移”的概况。

中国西安、洛阳
公元前202220罗马
6世纪以后中国
13世纪以后逐渐向西方转移
18世纪世界时间的钟摆彻底离开了中国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饥荒、大癌疫给中世纪西欧社会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从经济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说明13-18世纪“世界时间大挪移"的原因。
4 . 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的根本目的是
A.限制工商业发展B.保护农耕经济
C.维护封建统治D.防范“外夷”入侵
2021-05-24更新 | 1139次组卷 | 60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木头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明洪武二十七年规定:“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货,皆不许贩嵩,其见有者,限以三月销尽。”
明隆庆元年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仅月港一地,“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公私并赖”。
清顺治二年清廷为解决国内铜斤短缺的困境,曾下令:“凡商贾有挟重资愿航海市铜者,关给符为信,听其出洋,往市于东南、日本诸夷。舟回,司关者按时值收之,以供官用。”
清康熙二十三年规定:“外国贡船所带货物,停其收税。其余私来贸易者,准其贸易,听所差部员照例收税。”贸易完成后,交易者不得久留内地,一并遣还,“贡船回国,带去货物,免其收税”。
清雍正初年福建福州、兴化、泉州、漳州、汀州五府地狭人稠,民生维艰,闽浙总督高其倬奏请于厦门设立正口,准令商民开洋贩运茶叶、雨伞等物至暹罗等地,兑换燕窝、呢绒,“借贸易之盈余,以佐耕耘之不足”。
清乾隆年间因琉球国地处偏僻,物产无多,为勉其向化之诚,“凡贡船只,准带土产货物银两,在闽贸易,建设柔远驿馆,抚恤安置”。

根据如表信息及所学知识,以“海禁政策”为主题,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03-16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593年,倭寇侵犯朝鲜,福建因而禁止通贩海上,但一些人借买谷捕鱼之引,远出海外贸易。中丞许浮远“出示招谕,凡留贩人船,不论从前有引无引、日远日近,俱准驾回照例报官纳饷,一切私通及压冬情罪悉宥免。”。许浮远的做法
A.旨在扩大海外贸易B.终结了海禁政策
C.具有一定的开明性D.加剧了局势动荡
2021-01-29更新 | 316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保定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B.积极发展国内商品经济
C.加强发展陆路交通D.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2020-09-02更新 | 154次组卷 | 6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上《防夷五事》:“一、据称夷商在省住冬,应请永行禁止也。二、据称夷人到粤,宜令寓居行商管束稽查也。三、据称借领外夷资本积雇请汉人役使,并应查禁也。四、据称外夷雇人传递信息之积弊,宜请永除也。五、据称夷船进泊处,应请酌拨营员弹压稽查也。”结合所学,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防夷五事》体现清政府的闭关政策
②防夷举措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③当时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
④体现政府注重建立一种“朝贡贸易”体制
A.②④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
2020-08-1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明太祖曾“诏户部申严交通外番之禁。……今两广、浙江、福建愚民无知,往交通外香私易货物,故严禁之。沿海军民官司纵令相看,治以罪。” 据此可知,明朝当时实施的对外
A.海禁政策B.自由贸易C.重农抑商D.对外开放
10 . 《大明律》载:“凡将马、牛铁器、铜钱、缎匹、绸绢、丝绵,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货物船车并入官。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因而走泄事情者斩。”这反映出明朝
A.严格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注重维护公正贸易环境
C.长途贩运贸易受到限制D.重视用法治来管理民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