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初实行海禁政策后,“百货不通,民生日蹙”,沿海居民“连结为乱”,入贡国家日渐减少,如自弘治元年至弘治六年,自广东入贡的海外国家仅占城、暹罗各一次。不过,私人海外贸易却逐渐发展起来,加上倭寇屡打不绝,明政府逐渐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不久又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今福建海澄),并以月港为治所设立海澄县,建立督饷馆,负责管理私人海外贸易并征税。明朝出现一个比较全面的开放局面,史称“隆庆开关”,隆庆开关后,“倭渐不为患”。进出口税制逐步完备,由抽实物税改为抽银,据估计,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至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72年间,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1/3涌入中国,共计约3.53亿两。贵重的硬木(红木)大致是隆庆年间大量进入中国的,硬木家具获得了收藏行业的高度追捧。东南沿海不少渔民和商人开始在东南亚一带定居。

——摘编自《中国古代海洋贸易的绝响“隆庆开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隆庆开关”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隆庆开关”的积极影响。
2 . 纪录片《走向海洋》中说,朱元璋坚信“农桑”才是“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实行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这说明
A.传统儒学与海洋文明密切相关
B.经济模式与政治抉择密不可分
C.禁令主要是内忧外患的产物
D.明初海禁令受西方入侵的影响
2019-04-22更新 | 94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16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